假发作坊雇佣扶贫户童工:12岁女孩日编15顶假发月薪仅500元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在一些偏远地区,仍存在一些不法企业利用扶贫政策,雇佣童工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严重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近日,一起假发作坊雇佣扶贫户童工的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据悉,这家假发作坊位于我国某贫困山区,主要生产假发。该作坊以扶贫名义雇佣了多名来自扶贫户家庭的未成年人,其中最小的只有12岁。这些孩子们每天要编织15顶假发,月薪仅500元。
据调查,这些童工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2小时,劳动强度极大。他们每天要面对的是单调、重复的劳动,不仅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而且学习、成长也受到了极大阻碍。更为严重的是,这些童工在工作中还可能接触到有害物质,对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事实上,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然而,这家假发作坊却无视法律规定,利用扶贫政策,将童工作为廉价劳动力,严重侵害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这一事件暴露出我国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方面,部分扶贫政策执行不到位,导致不法企业有机可乘;另一方面,一些贫困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孩子成为不法企业的牺牲品。
针对这一问题,有关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对扶贫项目的监管,确保扶贫资金、物资、项目等真正惠及贫困群众,防止不法企业利用扶贫政策谋取私利。
2. 加大对违法雇佣童工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涉及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罚,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3. 加强对贫困家庭的教育引导,提高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从根本上减少童工现象的发生。
4. 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保护,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总之,假发作坊雇佣扶贫户童工事件再次敲响了未成年人保护的警钟。我们应从这一事件中汲取教训,切实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同时,全社会也要共同努力,共同呵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为我国扶贫事业贡献力量。
- • 大学生直播团队点燃抖音热潮,亳州小吃抖音单场GMV突破2000万!
- • 逍遥谷资金链断裂:投资60亿的庄子文旅项目沦为放羊场
- • 万亩亳菊种植基地直供药膳企业,花海成网红打卡地
- • 假发村童工现象回潮:14岁少女日编10顶假发,月薪仅800元
- • 谯城社火大赛再创辉煌,30支高跷队精彩演绎二十四节气故事
- • 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空置:免租三年却无人问津,养鸡场成唯一租户背后折射出哪些问题?
- • 曹操故里文旅城盛大开放,AR技术重现官渡之战指挥场景
- • 主城区暴雨内涝,地下车库50辆泡水车车主集体索赔市政部门
- • 共享墓地引宗族冲突:兄弟为安葬父亲骨灰砸毁出租墓穴
- • 华佗故里深度游:五禽戏免费教学,中医体验馆把脉开方成新风潮
- • 程家集非遗美食“贡品”利辛烧牛肉真空包装被曝含防腐剂超标,引发消费者担忧
- • 粮库挪用丑闻:万吨储备粮失踪,负责人称“老鼠吃了”
- • 巩店梨花节“以花代币”:摘花换门票致梨园秃了一半
- • 亳州少年科学院孵化首枚科普卫星,中学生参与航天项目,谱写我国航天事业新篇章
- • 涡河航道升级工程获批,千吨级货船将直通长江水系,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华佗故里倾力打造“世界药圃”,引种3000种珍稀药用植物
- • 四县合建垃圾焚烧厂遭遇 *** :村民联名拒当“毒气桶”
- • 百万头养猪场环评未过,村民联名要求重新选址:环保与民生的冲突如何解决?
- • 全国最大中药渣资源化利用项目投产,年创收超5亿元,绿色转型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扶贫车间变传销窝点:留守妇女编中国结交“入会费”,揭开贫困背后的阴影
- • “脱贫户面临摊派捐款与医保资格取消,乡村振兴政策引群体抗议”
- • 古井贡酒酿造技艺数字存档,千年酒曲微生物基因图谱公布:传承与创新交织的酒文化新篇章
- • 亳州现代中药产业招商会圆满落幕,签约238亿,30家上市药企共建研发中心
- • 留守老人被忽悠抵押宅基地买“养老床位”,子女返乡发现家宅易主:一场悲剧的养老骗局
- • “四县联查‘死人保’”:利辛某村连续五年给亡者发扶贫款,扶贫政策如何落到实处?
- • 曹植《洛神赋》创作地争议终结:亳州学者新证锁定谯郡故居
- • 亳州二夹弦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百年戏班下乡演出超百场,传承民间艺术瑰宝
- • 暴雨肆虐四县扶贫项目,保险理赔拖延引发千人卧轨 ***
- • 全国首家中药渣生物质发电厂投产,年供电1.5亿度,绿色能源新篇章开启
- • 亳州粮食储备库智能化升级,AI巡检机器人全天候守护粮情安全
- • 西淝河湿地公园荣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助力绿色发展
- • 亳州老街“二月二龙抬头”庙会盛况:百名孩童剃“龙头”祈好运
- • 社区名人故事角:全覆盖下的文化瑰宝共享平台
- • 亳州张良祠遗址考古新发现:黄石公授书地或为真实存在
- • “利辛柳编非遗工坊遭遇机器挑战,老匠人直播烧毁作品抗议传承困境”
- • “假发村”家长联名 *** :呼吁职校增设接发手艺专业,传承传统技艺
- • 全市推行“以劳代偿”机制,环境违法者参与公益植树抵罚金,共建绿色家园
- •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全覆盖,全国首套地方特色《亳药启蒙》教材问世
- • 亳州农药减量行动成效显著,生物防治覆盖率达60%,绿色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 • 亳州农村污水治理全覆盖,300个村焕发新颜告别“脏乱差”
- • 全省最大预制菜产业园落户亳州,瞄准长三角万亿市场
- • 谯城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停工半年,居民无奈爬楼抬患病老人就医
- • 全国中药材交易中心年交易额突破2000亿,亳州稳居全球之一
- • 共享单车押金退款难,“小黄车”跑路引千名市民联名起诉
- • 亳州80万亩农田开启有机肥替代化肥新篇章,土壤有机质提升25%
- • 亳州市2025年拆迁政策全解读:危旧房改造、补偿标准与安置方案
- • 药都四宝宴荣登中国地标宴席,高端食材诠释地域特色
- • 乡村图书馆变网红打卡点,村民抱怨:“拍照的比看书的多”
- • 亳州博物馆荣膺国家一级馆殊荣,“药都千年”年度特展引百万人次观展
- • 长三角医保“一卡通”落地亳州,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再升级
- • 亳州发布农业碳中和路线图,2030年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
- • 庄子祠堂惊现连环骗:游客“血光之灾”成套路,解厄费最低2888元引热议
- • 民办幼儿园学费两年涨60%,教育局回应“市场调节”遭家长联名投诉
- • 数字农业云平台上线:四县农田数据实时共享,防灾效率倍增
- • 四县经济总量首破3000亿:GDP统一核算改革成效显著,挤水分、强协同助力区域发展
- • “许褚故里”武术争霸赛开擂,虎卫刀法荣登非遗名录
- • 亳州美食产业年产值突破500亿,助力就业超30万人,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 • “共享墓地扶贫引宗族血战,兄弟持铁锹争穴葬父”:一场悲剧背后的社会思考
- • 亳州招商引资再创佳绩,年度总额突破3000亿,连续三年领跑安徽增速
- • 古井镇高粱丰收节盛大开幕,万亩红粱谱写贡酒传奇
- • 亳州农业发展再创佳绩,总产值突破1500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领跑全省
- • 亳州荣膺全国“儿童友好城市”试点,树立亲子民生新标杆
- • 退耕还湿工程获全球环境基金支持,万亩滩涂焕新颜成为候鸟天堂
- • 北斗导航播种机助力亳州夏种,精准作业覆盖率超90%
- • 蒙城县马集镇大力推广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守护40万亩农田稳产丰收
- • “五育融合”评价体系发布,学生成长档案数字化全覆盖:教育改革新篇章
- • 乡村振兴人才学院成立,助力培育10万“新农人”,共筑农业发展新篇章
- • 亳州拟建“华佗医学院”:投资100亿,对标协和,打造医学教育新高地
- • “美食盲盒列车”首发,乘客体验曹操贡酥、华佗蜜饯的独特风味
- • 谯城中药材市场惊现“硫磺熏蒸”黑作坊,涉事企业被罚300万元,守护食品安全再出重拳
- • 亳州乡村CEO年薪制试行,海归硕士返乡助力芍药产业发展
- • 老子文化学院招生遇冷,国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不足20%:传统教育面临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