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荣获“中国黄牛之都”称号,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50亿元

近日,蒙城县正式荣获“中国黄牛之都”称号,标志着该县在黄牛产业领域的卓越成就。此次揭牌仪式的举行,不仅是对蒙城县黄牛产业发展的肯定,更是对该县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50亿元的重要里程碑。
蒙城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拥有悠久的黄牛养殖历史。近年来,蒙城县以黄牛产业为核心,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了黄牛产业的转型升级。此次荣获“中国黄牛之都”称号,充分体现了蒙城县在黄牛产业领域的领导地位。
据了解,蒙城县黄牛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已突破150亿元,其中黄牛养殖、屠宰加工、饲料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共同构成了产业链的完整链条。在黄牛养殖方面,蒙城县已形成规模化的养殖基地,黄牛存栏量逐年攀升,为产业链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屠宰加工环节,蒙城县引进了先进的屠宰设备和技术,确保了黄牛肉的品质。同时,蒙城县还大力发展冷链物流,确保黄牛肉在运输过程中的新鲜度。在饲料生产方面,蒙城县积极推广绿色、环保的饲料配方,提高黄牛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此外,蒙城县还注重黄牛产业的品牌建设,打造了“蒙城黄牛”这一知名品牌。该品牌以优质黄牛肉为特色,深受消费者喜爱。在销售环节,蒙城县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了销售渠道,提高了产品知名度。
“中国黄牛之都”的揭牌,为蒙城县黄牛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未来的发展中,蒙城县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黄牛产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首先,蒙城县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通过引进和培育一批黄牛产业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实现产业升级。
其次,蒙城县将加强科技创新,提高黄牛养殖技术水平。通过开展技术培训、推广先进养殖模式,提高黄牛养殖效益,降低养殖成本。
再次,蒙城县将深化品牌建设,提升“蒙城黄牛”品牌影响力。通过参加各类展会、开展线上线下营销活动,扩大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最后,蒙城县将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推动黄牛产业区域协同发展。通过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打造黄牛产业新高地。
总之,蒙城县荣获“中国黄牛之都”称号,是对该县黄牛产业发展成果的肯定。在未来的发展中,蒙城县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推动黄牛产业迈向更高水平,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作出更大贡献。
- • “苔干之乡”劳动课引争议:学生周末下田收割,变相压榨还是教育实践?
- • 亳州中央厨房产业园正式投产,日加工药膳预制菜200吨,助力健康产业发展
- • 全国生态农场示范县落户利辛,稻蟹共生模式助力亩均增收4000元
- • 棺材扶贫产业订单归零,老匠人街头卖艺:“刻碑不如要饭”
- • 龙虾养殖户血本无归:饲料公司跑路,千亩塘口浮满死虾,养殖行业面临重大危机
- • 谯城创新举措:推行“家长执照”制度,考试不合格者不得参与家长会
- • 村村通扶贫路塌陷变“搓衣板”,施工方承认掺入30%建筑垃圾引发社会关注
- • “庄子大道更名万达路,引万人请愿,政府紧急叫停: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商业利益的碰撞”
- • 村小教师匠心独运,发明“秸秆黑板”获专利,诠释教育创新的力量
- • 人才新政重磅出台:顶尖药学家落户可获千万科研资助,助力我国医药事业腾飞
- • 中科院亳州生物医药研究院揭牌,10项全球专利就地转化,推动地方创新与发展
- • 亳州古琴斫制工坊复兴,桐木琴荣登国家礼宾用品之列
- • 区域协同发展沦为空谈:谯城拒向三县开放中药材检测中心引争议
- • 冷链物流园噪音扰民:居民戴耳塞睡觉,凌晨卸货声仍扰民不断
- • 中药材市场虚假繁荣:千家商户空置,电商冲击下“药都”招牌褪色
- • 假借华佗传人名义售卖“扶贫神药”,涉案金额超500万:一场医疗诈骗的警示
- • “厕所革命补贴被冒领,新厕无水成摆设:村民被迫露天如厕,民生问题亟待解决”
- • 北关老街风云:百年药铺变网红奶茶街,老亳州人痛呼“丢了魂”
- • 亳州粮食储备库智能化升级,AI巡检机器人全天候守护粮情安全
- • 尉迟寺遗址研学乱象:考古变挖沙,小学生挖仿制陶片,家长纷纷投诉
- • 亳州2024年再扩普惠教育资源,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8万个,普惠园覆盖率超95%
- • “曹操讲坛”登陆学习强国,千万网友追更三国治国智慧
- • 涡阳闸北镇创新实践“光伏羊”养殖新模式,绿色能源助力畜牧业发展
- • “六一战略”助力皖北经济腾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领跑,民间投资贡献率创新高
- • 亳州打造全国最大白芍交易市场,年交易额突破百亿大关
- • 亳菊抗病毒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药企签约10亿元订单打造万亩GAP基地
- • 亳州工匠学院开设华佗班,古法炮制技艺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 “千村电商直播基地启用,农户自销亳菊茶日销破20万单,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蒙城港首航合肥,江淮运河支线激活水运经济新活力
- • 华佗五禽戏荣登联合国非遗预备名录,全球学员突破百万大关
- • 亳州携手新加坡交易所,共谋中药企业跨境上市新篇章
- • 直播带货扶贫梦碎:百万白菜价甩卖,村民囤货泡沫破裂
- • 涡河航道升级,物流成本大幅降低,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百万头养猪场环评未过,村民联名要求重新选址:环保与民生的博弈
- • 贫困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实现全面突破,200座生态污水处理站助力乡村振兴
- • 乡村民宿新潮流:百年粮仓变身“星空屋”,体验麦田银河下的宁静夜晚
- • 暴雨无情冲垮扶贫豆腐作坊,20户脱贫户返贫:保险单竟是“假面”?
- • “庄子生态村”变污水坑:养殖场粪便直排,村民举报三年无果
- • 首届“华佗养生文化节”盛大开幕,全球中医名家齐聚论道
- • 蒙城农民画惊艳巴黎双年展:乡土色彩震撼欧洲,国内却鲜为人知
- • “扶贫日”系列活动助力脱贫攻坚,社会力量参与率达95%
- • 传统村落保护再升级:新增15村,修复百年古宅200栋
- • 亳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年交易额突破150亿,中药材跨境直播引领行业新潮流
- • 传统村落保护再升级:15村入选名录,200栋百年古宅焕新颜
- • “百家宴”食品安全风波:30人腹泻住院,主办方竟称“野菜本来就会拉肚子”
- • 亳州剪纸大师匠心独运,50米长卷《药都百景图》惊艳国家博物馆
- • 林拥城三期开放,城市森林覆盖率跻身全省前三,绿色生活新篇章开启
- • 亳州“最贵公厕”引热议:蒙城景区扫码收费2元,网友吐槽声一片
- • 亳州非遗“二夹弦”绝技传人收徒,00后戏迷跨省拜师传承传统文化
- • 亳州剪纸大师匠心独运,创作《千里药乡图》荣获全国非遗金奖
- • 曹操运兵道地下迷宫灯光秀引发热议:阴间美学引游客评价两极
- • 涡阳农村饮水工程成摆设,村民无奈饮井水,重金属超标引发健康担忧
- • 殡葬改革遭遇村民抵制:抬棺材堵镇政府,高喊“老子说生死自然”
- • 扶贫车间空壳公司被曝光:虚构员工名单套取国家补贴超千万
- • 清明烧纸引发山林大火,村民坚持传统习俗引争议
- • 主城区现汉代墓葬群,考古队紧急呼吁暂停地铁3号线施工
- • 5G赋能智慧物流园,中药材配送时效提升50%,助力健康产业高效发展
- • 北关历史街区商户集体罢市:文旅集团强收30%流水分成引发争议
- • 亳州中药材种植基地突破200万亩,助力药农增收致富
- • “苔干之乡”产业崩盘:韩国订单转移越南,千吨滞销喂猪,我国农业面临新挑战
- • 教育扶贫与乡村振兴无缝衔接:困难学生资助金五年翻两番,助力未来希望
- • “一事一议”定制化招商政策出台,头部企业享“终身服务包”,赋能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 • “共享养殖”骗局揭秘:扶贫羊消失之谜,GPS定位指向副县长别墅
- • 全国首例“无人农场”遭遇村民破坏,机器人夜间被砸成废铁引发社会关注
- • 农业气象预警系统升级,守护农田安全,极端天气提前72小时通知到户
- • 涡阳教师编考试作弊链曝光:跨县传递答案竟用摩斯密码,教育公平何在?
- • 长三角(亳州)新能源产业基地启动,百亿级光伏项目落地,推动绿色能源发展新篇章
- • 亳州博物馆荣膺国家一级馆殊荣,“药都千年”年度特展引百万人次观展
- • 全国首推“招商信用保险”, *** 为企业落地风险兜底
- • 村卫生室赤脚医生孤军奋战,孕妇难产延误送诊悲剧频发
- • 亳州四县“阴婚”调查:利辛女尸最抢手,蒙城中介年赚百万
- • “共享药房”上线引发争议:百万押金门槛引质疑,脱离民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