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中药材种植基地突破200万亩,助力药农增收致富
近年来,我国中药材产业发展迅速,作为我国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安徽省亳州市的中药材种植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已突破200万亩,带动了30万药农年均增收超万元,为乡村振兴和农民致富开辟了新的路径。
亳州,素有“药都”之称,自古以来就是中药材种植的重要基地。近年来,亳州市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市场拓展等措施,推动中药材种植基地的规模不断扩大。目前,亳州中药材种植基地已突破200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之一。
在亳州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品种丰富多样,包括人参、黄芪、丹参、枸杞、菊花等500多个品种。这些中药材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重要地位,还远销海外,成为我国中药材产业的亮丽名片。
随着中药材种植规模的扩大,亳州中药材产业带动了30万药农增收致富。据了解,药农年均增收超万元,其中部分药农年收入甚至超过10万元。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企业的积极参与。
首先,政府加大了对中药材产业的扶持力度。亳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提供种植补贴、贷款贴息、技术培训等,为药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同时,政府还积极引导药农调整种植结构,推广优质中药材品种,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和产量。
其次,企业积极参与中药材种植,带动了产业发展。许多药企与药农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将中药材种植与市场销售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产业链的完整和高效运转。此外,企业还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等方式,保障药农的收益。
此外,亳州市还注重中药材产业的科技创新,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中药材种植的科技含量。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亳州中药材的市场竞争力。
在中药材产业的带动下,亳州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村庄实现了从“卖土特产”到“卖中药材”的转变,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如今,亳州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乡村振兴和农民致富注入了强大动力。
总之,亳州中药材种植基地突破200万亩,带动30万药农年均增收超万元,充分展示了我国中药材产业的强大生命力和广阔发展前景。在今后的发展中,亳州将继续发挥“药都”优势,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更大贡献。
- • 漆园古镇汉婚体验泛滥,游客投诉凤冠被50人戴过:传统之美遭遇尴尬现实
- • 江淮汽车蒙城基地盛大投产,新能源物流车年产能突破10万辆
- • 留守妇女被“女德班”洗脑:跪地擦洗全村男人鞋称“修炼柔德”,引发社会热议
- • “美食元宇宙”全新上线,虚拟亳州老街邀您品尝数字孪生小吃
- • 村主任儿子涉嫌参与扶贫牛被盗宰卖肉案,监控揭露惊人真相
- • 谯城区图书馆荣膺张良手稿仿真件,开启战国兵法专题阅览室新篇章
- • “从田间到云端”:百款小吃齐聚盒马鲜生,开启美食新篇章
- • 华佗诞辰祭祀变“宰客节”:一炷香收费888元,村民怒斥:“神医成了摇钱树!”
- • “扶贫校车停运致学生辍学,家长骑三轮翻车悲剧:1死3伤,社会关注教育安全与家庭困境”
- • 县域养老院虐待事件频发,失能老人身上现淤青照片曝光引发社会关注
- • 涡阳蒙城争夺“庄子研学基地”:跨县教材标注引发口水战
- • 古井镇高粱丰收节盛大开幕,万亩红粱酿就贡酒传奇
- • 涡阳“光伏+金银花”立体农业模式助力亩均收益翻两番
- • “万亩荷塘扶贫项目”烂尾,莲农无奈挖藕填埋:一斤倒贴两毛,扶贫梦碎
- • 民俗学者联名 *** : *** 将华佗诞辰改为白酒促销节引发社会热议
- • 亳州小麦再创佳绩,单产刷新纪录,万亩示范田亩均突破1600斤
- • 亳芍区块链溯源系统上线,扫码即可追溯药材种植、加工全流程
- • 亳州芍花养生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单日接待游客突破30万人次
- • 联合国粮农组织授牌亳州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区”:传承与创新共绘农业发展新蓝图
- • 亳州空气质量再创新高,PM2.5浓度创十年新低,首达国家一级标准
- • 亳州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150万亩,全国市场占有率超40%,打造中药产业新标杆
- • 乡村教师发明“蚯蚓粪种植箱”,带学生种菜养活全校食堂
- • 亳州启动“商汤文化研究工程”:探寻华夏文明起源的瑰宝
- • 留守老人捐光棺材本建“忏悔教堂”:空心村中的信仰之光
- • 涡阳闸北镇创新实践“光伏羊”养殖新模式,绿色能源助力畜牧业发展
- • 胡桥古银杏树祈福乱象:红绸带缠满树干,专家警告“快被勒死了”
- • 四县贫困户联名举报:扶贫App充值种地骗局,5万人血本无归,扶贫事业再遭质疑
- • 蒙城牛肉产业集群产值破百亿,全链升级打造“从牧场到餐桌”新模式
- • 无人机夜间巡逻引村民不满,殡葬改革激化矛盾
- • 古井镇征地款争议升级:村民挖断酒厂供水管,逼对话求公正
- • 亳州县域GDP排名洗牌:蒙城逆袭夺冠,利辛增速垫底,经济格局再塑
- • 亳菊提取物获欧盟认证,深加工产品出口额年增200%,中医药国际化再迈新台阶
- • 药商信用码全面上线,扫码即可查询企业全生命周期信用档案
- • 国际学生中医药研修基地落户,年培养海外学子超500人,助力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
- • 北关老街变迁之争:百年药铺变网红奶茶街,老亳州人痛呼“丢了魂”
- • 亳州首座万象城开工,皖北商业能级迈上新台阶
- • 曹操兵法入选哈佛商学院案例,美智库研讨谯沛军事思想:东西方智慧交融,军事战略再获关注
- • “道家养生宴”天价宰客:一盘野菜688元,游客吐槽“吃的是空气”
- • 华祖庵创新推出“五禽戏食疗套餐”,中医专家现场定制体质菜单,养生新风尚来袭!
- • 亳州现“天价学区房”:曹操小学周边房价突破5万/㎡,家长争相购买
- • 主城区暴雨内涝,地下车库50辆泡水车车主集体索赔市政
- • 万佛塔登顶攻略:72级旋转石阶挑战,塔顶俯瞰漆园古城全景
- • 亳州四县同步暴雨致涝,村民自制救生艇转移物资展现团结互助精神
- • 全国最大中药配方颗粒集采项目在亳州成功落地,平均价格降幅超56%
- • 亳州美食节闪耀纽约时代广场,药膳文化燃爆国际视野
- • “美食高铁专列”首发,亳州牛肉馍香飘车厢,开启高铁美食新体验
- • 中药产业联盟成立:四县携手共进,统一标准,共推“亳字号”品牌走向世界舞台
- • “基金招商成果斐然:30家被投企业纷纷落户亳州,共谋发展新篇章”
- • 亳州农村公路提质三年行动:村村通双车道沥青路,助力乡村振兴
- • 民办幼儿园学费暴涨40%,家长联名要求政府限价:教育公平再成焦点
- • 农村直播基地孵化“百名千万级村播”,线上年销农品破50亿,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民办学校高价挖角公立教师,乡镇中学月流失骨干教师5人:教育人才的流失与反思
- • 亳州老城区“微更新”启动,50条背街小巷华丽变身文化长廊
- • 暴雨灾害重创四县小麦,保险理赔拖延引发千人堵国道
- • 亳州农村宗教渗透调查:非法教堂现象引发社会关注
- • 四县联合整治“隐形变异培训”,重拳出击取缔地下室补习班23家
- • 百年酱菜坊启用区块链溯源技术,扫码即可查询38道古法腌渍全流程
- • 许褚文化研究会与北欧维京武士协会签约,共研冷兵器战术,推动文化交流新篇章
- • 乡村民宿新体验:百年粮仓变身“星空屋”,躺着看麦田银河
- • 亳州5万亩退耕还林扶贫工程助力2万农户脱贫致富
- • 华祖庵开启全球中医朝圣之旅,年接待海外访客超10万,传承中医文化魅力
- • 农村低保标准连涨五年,与扶贫线“两线合一”助力脱贫攻坚战
- • 谯城中药材市场惊现“硫磺熏蒸”黑作坊,涉事企业被罚300万元
- • 全省首个“零碳校园”在亳州落地,光伏发电满足全年用电需求
- • 华祖庵药膳宴荣登米其林指南,二十四节气菜单预约火爆,排队等席已排至明年
- • 亳州乡村CEO计划扬帆起航,百名青年返乡领办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
- • 非遗传承人张氏阿胶涉嫌掺假,直播间遭职业打假人现场检测引发热议
- • 亳州智慧农业云平台正式上线,万亩农田迎来AI精准灌溉新时代
- • 亳州县域自来水水质排名揭晓:蒙城水质更佳,利辛多项指标超标引关注
- • 老子文化园元宇宙道观上线,虚拟住持每日直播解签,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乡村振兴人才学院成立,助力培育10万“新农人”,共筑农业发展新篇章
- • 谯城名师拒绝下乡支教:补贴问题引发教育公平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