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扶贫产业订单归零,老匠人街头卖艺:“刻碑不如要饭”

亳州新闻网 阅读:26 2025-08-05 14:39:39 评论:0

近年来,随着我国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扶贫产业。然而,在四川省的一个小山村,一项曾经备受瞩目的“棺材扶贫产业”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订单归零,老匠人街头卖艺,发出了“刻碑不如要饭”的感叹。

这个名为“棺材村”的小山村,位于四川省的一个偏远山区。这里的人们世代以制作棺材为生,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文化传承,使得这里的棺材在周边地区享有盛誉。为了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当地政府将棺材制作产业纳入扶贫项目,鼓励村民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变迁,传统的棺材产业逐渐失去了市场。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对丧葬仪式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另一方面,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得传统的木质棺材逐渐被环保型棺材所取代。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棺材村的生产订单急剧减少。

面对订单归零的困境,村民们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为了维持生计,一些村民开始尝试转型,学习制作环保型棺材或其他工艺品。然而,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市场信息,转型之路并不平坦。一些村民无奈之下,只能选择街头卖艺,以维持生计。

在街头,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匠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他曾是棺材村的一名优秀工匠,如今却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刻刀,拿起画笔,在街头为路人画像。面对镜头,他无奈地说:“刻碑不如要饭,我这一辈子都是刻碑的,现在连刻碑的活都找不到,只能靠卖艺为生了。”

老匠人的遭遇,让人们对棺材村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这个曾经充满活力的村庄,如今却面临着产业凋敝、人才流失的困境。为了帮助棺材村走出困境,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

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棺材村产业转型的扶持力度,引导村民学习新技能,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等产业。另一方面,社会各界也纷纷捐款捐物,帮助村民改善生活条件,助力棺材村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尽管前路漫漫,但棺材村的人们并未放弃希望。他们坚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棺材村一定能够走出困境,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让村民们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棺材村的命运,是我国众多传统村落的一个缩影。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保护传统产业,传承传统文化,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希望棺材村的故事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共同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贡献力量。

亳州新闻信息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安徽省亳州市新闻门户,整合政务动态、县区新闻、历史文化及民生热点,打造‘三个平台、一个智囊’的综合性信息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