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首个冷链物流中心投入运营,蒙城牛肉48小时直达沪杭
随着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成为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近日,皖北首个冷链物流中心在安徽省蒙城县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该地区冷链物流体系迈上了新的台阶。与此同时,蒙城县的牛肉产品也迎来了新的销售机遇,通过这条高效的冷链物流通道,蒙城牛肉48小时即可送达沪杭两地,为消费者带来了更便捷的购物体验。
蒙城县位于皖北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其中牛肉以其肉质鲜美、口感细腻而闻名。然而,由于过去缺乏高效的物流渠道,蒙城县的牛肉产品在销售过程中面临着运输时间长、损耗大的难题。如今,随着冷链物流中心的建成,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皖北首个冷链物流中心占地约500亩,总投资约5亿元,由蒙城县政府牵头,与多家知名企业共同投资建设。该中心集冷链仓储、冷链运输、冷链配送于一体,配备了先进的冷链设备,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冷链保障。
冷链物流中心的运营,不仅为蒙城县的牛肉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沪杭等地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优质、新鲜的牛肉产品。蒙城县某牛肉加工企业负责人表示:“以前我们的牛肉产品运输到沪杭需要3-5天,现在通过冷链物流中心,只需48小时就能到达消费者手中,大大降低了损耗,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据悉,蒙城县的冷链物流中心在运营初期,将重点服务当地牛肉产业。随着业务的拓展,未来还将覆盖其他农产品,如猪肉、禽蛋等,实现农产品从产地到消费地的快速、高效流通。
冷链物流中心的建成,不仅为蒙城县的农产品打开了新的销售市场,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蒙城县某养殖户表示:“以前我们的牛肉产品只能在本地区销售,现在通过冷链物流,我们的产品可以销往更远的地方,收入也提高了。”
此外,冷链物流中心的运营还将带动当地就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蒙城县某物流公司负责人表示:“我们计划在冷链物流中心周边建设配套设施,预计可提供上千个就业岗位。”
总之,皖北首个冷链物流中心的投入运营,对于蒙城县乃至皖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当地农产品拓宽了销售渠道,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优质、新鲜的食品。在冷链物流的助力下,蒙城县的牛肉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丹城古镇焕发新生:徽派老宅变身民宿集群,首批试住体验报告
- • 亳州启动“商汤文化研究工程”:探寻华夏文明起源的瑰宝
- • 蒙城庄子祭祀大典举行,百名学者共论道家文化当代传承
- • 四县婚庆公司联控风波:婚纱摄影捆绑“孝心套餐”,不买被骂不孝引众怒
- • 谯城名师因补贴过低拒绝下乡支教:500元补贴难以负担油费,教育公平何去何从?
- • “苔干之乡”产业崩盘:韩国订单转移越南,千吨滞销喂猪,我国农业面临新挑战
- • “危房改造清零工程助力3.2万户贫困家庭迈向美好生活”
- • 亳州开发区“标准地”改革扩面,企业购地成本直降30%,助力产业升级
- • “棺材之一镇”转型遇阻,海外订单暴跌70%,千人失业危机四伏
- • “冥婚产业链惊人内幕:女尸骨叫价8万,盗墓团伙专刨贫困户祖坟”
- • 亳州首座万象城开工,皖北商业能级迈上新台阶
- • 县域养老院虐待事件频发,失能老人身上现淤青照片曝光引发社会关注
- • “黑玉米订单农业”助力10万农户增收,亩均增收2500元
- • 村村通扶贫公路塌陷变波浪,施工方承认“秸秆掺水泥省成本”
- • 飞地经济新篇章:亳州与苏州携手共建跨省合作园区
- • 泥塑曹操非遗工坊开馆,百件作品再现三国风云
- • “零彩礼”现象背后:新娘敬茶竟成天价改口费,一次收费高达1万元
- • “道家养生宴”天价宰客:一盘野菜688元,游客吐槽“吃的是空气”
- • “网红葡萄”滞销变“猪食”,果农借高利贷投资反欠百万,农业转型路在何方?
- • 蒙城肉牛托管养殖模式助力贫困户增收,零成本年分红5000元
- • “共享猪圈”骗补丑闻曝光:百头虚拟猪骗走百万补贴,村民未见一根猪毛
- • 谯城名师拒绝下乡支教:补贴问题引发教育公平讨论
- • 城郊村彩礼新规引发热议:男方县城购房须加女方名,否则婚礼当天罢亲
- • 华佗中医院拖欠供应商3亿,院长称“ *** 补贴未到位”引多方扯皮
- • 亳州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中药冷饮店日销5000杯“冰镇酸梅汤”助力市民清凉度夏
- • 亳州乡村CEO计划扬帆起航,百名青年返乡领办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
- • 尉迟寺遗址旁违建农家乐被强拆,文物局行动引村民 *** 泼粪
- • 石弓镇教师宿舍成危房,支教老师睡课桌照片刷屏网络,唤起社会关注
- • 三国文化嘉年华盛大开幕,夏侯惇眼罩、曹植酒樽等文创单品热销
- • 农村“电子祭祖”APP跑路,十万村民充值款无法提现,祭祖传统遭遇新型骗局
- • 亳州四县联查“死人保”:利辛一村37名逝者仍领低保三年,暴露基层监管漏洞
- • 亳州创新举措:首推“碳汇农田”交易,农民增收每亩200元
- • 家长举报学校食堂使用转基因油,校长反问:不吃这个吃啥?
- • 悲剧频发:扶贫校车停运致学生辍学,家长骑三轮翻车1死3伤
- • 非遗夜市点亮“皖北不夜城”,夜间文旅消费占比超35%
- • 亳州芍药产业蓬勃发展,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0亿,花农人均增收2万元
- • 留守老人被骗购“量子床垫”,子女跨省追讨10万养老钱:关爱老人,警惕骗局
- • 皖北首座万象城盛大开业,亳州夜间经济贡献率突破40%再创新高
- • 全省首个“零碳校园”在亳州落地,光伏发电满足全年用电需求
- • 皖北产业承接困境:苏浙淘汰化工企业借道亳州排污现象探析
- • 光伏扶贫电站遭冰雹砸毁,村民反背20万维修贷款: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背后的无奈与希望
- • 婚礼闹伴娘致精神分裂,男方家族扬言:“老祖宗规矩闹不起别嫁!”
- • 亳州首条半导体封装生产线投产,助力安徽产业链迈向新高度
- • 利辛法院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入选省级典型,为企业创新维权注入强劲动力
- • 老子文化学院招生遇冷,国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不足20%:国学教育面临挑战
- • 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助力农业发展,实现节水减肥新突破
- • 皖北更大智能育苗工厂投产,辣椒苗日产能突破百万株,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长三角绿色食品产业园开园,预制菜龙头企业纷纷入驻,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涡阳职高强制学生进电子厂实习,教育局称“校企合作合规”:真相究竟如何?
- • 北斗导航播种机助力亳州夏种,精准作业覆盖率超90%
- • 西淝河污染重创扶贫鱼塘,养殖户绝望饮百草枯,环保局长现场检测环保问题
- • 亳菊提取物获欧盟认证,深加工产品出口额年增200%,中医药国际化再迈新台阶
- • 亳州大数据交易中心挂牌,助力中医药数据要素价值激活
- • 四县贫困户联名举报:扶贫App充值种地骗局,5万人血本无归,扶贫事业再遭质疑
- • 亳州携手华为共建智慧农业云,百万亩农田数据实时上链,开启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庄子中学教师改编《逍遥游》成rap,教育局批“亵渎经典”: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碰撞与思考
- • 中医药文化节升格国际级,30国代表共筑全球产业合作新篇章
- • 苔干之乡体验游:邂逅乾隆御赐“贡菜”,体验亲手晾晒舌尖脆爽
- • 亳州夜市焕新升级,“宋街百味”重现汴河码头饮食盛景
- • 亳州农业发展再创新高:总产值突破1500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领跑全省
- • “亳麦香”区域品牌价值突破百亿,强筋小麦直供五得利、中粮,共筑农业发展新篇章
- • 皖北半导体封装生产线投产,年产值有望达20亿元,填补区域产业空白
- • 庄子祠堂惊现连环骗:游客“血光之灾”成套路,解厄费最低2888元引热议
- • 扶贫牛被盗宰,GPS追踪竟指向副县长家宴酒店冷库
- • 文化补贴分配不公引抗议:谯城独吞60%经费,三县拉横幅“求公平”
- • 亳州智慧教育示范区再添新彩:AI作业批改系统全域覆盖
- • 村村通公路塌陷变“波浪路”,施工方涉嫌用建筑垃圾填路基引发社会关注
- • 马店孜镇“复活”牛耕大赛,耕牛 *** 躺平笑翻观众
- • 亳州麻糊荣登央视《风味人间》,凌晨三点老店门前人潮涌动
- • 晶科能源落户皖北,皖北更大新能源基地即将崛起
- • 光伏板下芍药盛开,“农光互补”模式助力亩均收益突破万元
- • 欧盟认证亳州为“药食同源示范区”,出口额年增300%:中药走向世界的新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