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5万亩退耕还林扶贫工程助力2万农户脱贫致富
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开展退耕还林扶贫工程,旨在通过生态建设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在安徽省亳州市,一项覆盖5万亩林地的退耕还林扶贫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实施,为2万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亳州市地处淮北平原,土地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由于过度开垦和生态环境恶化,当地农民生活水平一直难以提高。为改变这一现状,亳州市 *** 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实施退耕还林扶贫工程。
据了解,此次退耕还林扶贫工程涉及亳州市下辖的多个县区,共涉及5万亩林地。在实施过程中, ***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对退耕还林农户进行补贴,确保农户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得到实惠。同时, *** 还积极引导农户发展林下经济,提高林地综合效益。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亳州市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通过退耕还林,亳州市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空气质量得到改善,有效遏制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其次,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退耕还林工程使得2万农户受益,他们通过种植经济林、发展林下养殖等方式,实现了增收致富。
在退耕还林扶贫工程中,亳州市 *** 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一方面, *** 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为退耕还林工程提供资金保障;另一方面, *** 还加强了对退耕还林农户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种植、养殖技术,确保退耕还林工程取得实效。
此外,亳州市 *** 还积极探索退耕还林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模式。通过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进一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在 *** 引导下,一些退耕还林农户纷纷投身于乡村旅游,开农家乐、办民宿,实现了“生态美、百姓富”的双赢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退耕还林扶贫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如部分农户对退耕还林的认识不足,担心失去耕地后生活无保障;还有一些地区地形复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难度较大。针对这些问题,亳州市 *** 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认识;同时,加大投入,优化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方案,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总之,亳州市5万亩退耕还林扶贫工程为2万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为当地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动力。在今后的发展中,亳州市将继续加大退耕还林扶贫工程力度,为更多贫困地区农户带来福祉,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 • “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启动,社会资本与村集体携手共建美好乡村
- • 甲辰年华佗诞辰1880周年全球祭典,百国中医共演五禽戏,传承中医文化
- • 涡阳干扣面工业化生产线投产,年产能突破5000万包,引领面食行业新篇章
- • 蒙城汽车工业学校与江淮汽车共建“厂中校”,订单培养率100%,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 • “乡村物流‘统仓共配’模式全省推广,快递进村成本降低60%”
- • “名人故事巴士”穿行亳州,扫码聆听曹操华佗传奇一生
- • 农行亳州分行助力乡村振兴,全年新增贷款69亿元,重点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
- • “网红葡萄”滞销变猪食,果农投资反欠百万:一场农业投资的悲剧
- • 老子文化园争议:耗资10亿的仿古建筑群被批“文化主题公园”
- • 亳州公益林碳汇交易试点:贫困户分红增收新路径
- • 蒙城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盛大启用,3000名儿童享受“ *** 家长”贴心服务
- • “六一战略”助力皖北经济腾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领跑,民间投资贡献率再创新高
- • 古井镇村民挖出宋代酒器,揭秘古井贡酒千年酿造遗址
- • 蒙城景区“扫码厕所”引争议:2元一次被骂“最贵公厕”
- • “量子算命”席卷农村:老人卖牛买“能量符咒”祈愿子孙金榜题名
- • 市政公园无人机巡防体系上线,开启“空地一体”治安防控新篇章
- • 亳州高考本科达线率连续三年攀升,农村考生占比突破65%,教育公平再显成效
- • 亳州乡村振兴学院揭牌仪式盛大举行,订单式培养助力千名“新农人”成长
- • 全球曹氏宗亲大会在亳州盛大召开,30国后裔共修《谯郡曹氏总谱》
- • 零碳校园光伏项目年减碳量突破万吨,绿色校园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 • 大学生返乡种芍药,直播带货年销千万成“花王”
- • 留守老人沉迷“数字算命”,养老金全充“ *** 卦金”致饿晕家中
- • 亳州辣椒产业联盟成立,谯城辣椒酱扬帆出海,出口30国
- • 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落地亳州,打造全球药材标准制定中心
- • 扶贫牛被村主任盗卖,屠宰记录直指县委接待办宴会厅:揭开权力滥用背后的黑幕
- • 老子文化学院招生遇冷,国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不足20%:国学教育面临挑战
- • 老子文化节变传销舞台:千人交5万拜“道商导师”,兜售三无保健品
- • 光伏+中药材复合种植模式年收益破百万,绿色农业新篇章
- • 乡村墙绘大赛盛大启幕,百名艺术家共绘“药都本草长卷”
- • 谯城创新举措:推行“家长执照”制度,考试不合格者不得参与家长会
- • 亳州黄牛荣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牛肉馍原料迎来全新升级
- • 智慧课堂平板强制收费,家长举报“变相推销”:教育公平何在?
- • 皖北民歌大赛冠军风波:方言歌词疑为AI生成,评委听不懂引发争议
- • 教会渗透扶贫村,留守老人捐光低保金建“忏悔堂”:一场心灵的救赎与反思
- • “泥塑曹操”非遗工坊开馆,三国群雄雕塑震撼亮相,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村民集资建“道德经塔”反被踢出管理,门票收入全归开发商:一场道德与利益的冲突
- • 亳州农村宗教乱象调查:揭秘一个乡镇23处非法家庭教会背后的真相
- • “健康扶贫‘村村通’工程圆满完成,200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全面投入使用”
- • 亳州白芍交易市场崛起,年交易额突破百亿,成为全国更大中药材集散地
- • 张园汉墓文物特展盛大开幕:曹操家族珍宝首次亮相,预约攻略助您一睹为快!
- • 全国首个“无人农场科普基地”落户蒙城职高,开启现代农业教育新篇章
- • 冷链物流园噪音扰民,居民戴耳塞睡觉仍被凌晨卸货吵醒,如何解决夜间噪音污染问题?
- • 探寻千年古韵,曹操贡酥再现汉代风味——考古专家助力复原汉代配方
- • 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探秘非遗技艺毫州牛肉馍的 *** 奥秘
- • 亳州农药减量行动成效显著,生物防治覆盖率达60%,绿色农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 “全球药膳论坛”发布亳州标准,引领国际药膳认证体系新篇章
- • 涡阳“吨良田”示范区揭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助力增收30%
- • AI智能炒菜机复刻亳州名厨手艺,20秒出餐引资本追捧,科技赋能传统美食
- • 蒙城特教学校募捐资金被指挪用,聋哑生三年未换助听器电池引发社会关注
- • 粮库挪用丑闻震惊全国:万吨储备粮神秘失踪,负责人竟称“老鼠吃了”
- • 古井镇酒文化小镇盛大开街,年酿酒体验游客突破50万!
- • 西淝河湿地秘境:划船探访“水鸟天堂”,揭秘暗流与非法捕鱼网的挑战
- • 村村通公路变“波浪路”:施工方涉嫌用建筑垃圾填路基,引发社会关注
- • 全球首条“量子中药生产线”在亳投产,中药煎制精度迈向新纪元
- • “四县联推‘皖北农家宴’活动现意外:评委集体腹泻,冠军菜紧急下架引关注”
- • “扶贫擂台赛”:点燃基层干部干事热情的火焰
- • 巩店梨花节“以花代币”:摘花换门票致梨园秃了一半
- • 甲辰年华佗诞辰1880周年全球祭典:百国中医共演五禽戏,传承千年中医文化
- • 亳州方言语音库上线,AI合成百岁老人讲述老城故事,传承千年文化记忆
- • 全国首家名人主题图书馆开放,曹氏宗族文献藏量达10万册
- • 利辛一中高考移民事件:30名学生户籍造假被取消高考资格,教育公平再受关注
- • “美食元宇宙”全新上线,虚拟亳州老街邀您品尝数字孪生小吃
- • 谯城蒙城快速路通车首日突发塌陷:豆腐渣工程背后四县利益链浮出水面
- • 涡河沿岸留守儿童溺亡事故频发,防溺水课竟被挪用补数学——教育资源的错位与反思
- • 漆园古城汉婚产业兴起:凤冠霞帔日均出租50对,道具磨损率达70%
- • 涡河湿地观鸟胜地:白鹭青头潜鸭栖息地,摄影师私藏机位曝光
-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亳州协同创新园盛大开园,签约沪苏浙项目50个,共筑创新发展新格局
- • “扶贫校车停运致学生辍学,家长骑三轮翻车悲剧:1死3伤,社会关注教育安全与家庭困境”
- • 蒙城推行“庄子哲学课”,学生吐槽“逍遥游作业比数学难”
- • 亳州农村“三变”改革试点:闲置宅基地变身共享药园,助力乡村振兴
- • “送教上门”:关爱重度残疾儿童,年度累计课时突破2万,点亮希望之光
- • 涡河航道升级助力物流降本增效,实现30%成本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