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老人电商培训变网贷陷阱:8万负债买“虚拟流量课程”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商行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在电商的繁荣背后,一些不法分子也趁机设下陷阱,诱骗留守老人陷入网贷困境。近日,一位留守老人因购买所谓的“虚拟流量课程”而负债8万元,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据了解,这位留守老人名叫李奶奶,今年65岁。由于子女在外地工作,李奶奶独自一人在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奶奶接触到了一家名为“XX电商培训中心”的机构。该机构宣称,通过购买他们的“虚拟流量课程”,可以帮助学员快速提升电商销量,实现财富自由。
李奶奶对电商行业并不了解,但在对方天花乱坠的宣传下,她还是决定尝试一下。在缴纳了5000元学费后,李奶奶开始学习课程。然而,随着课程的深入,她发现所谓的“虚拟流量课程”其实是一套毫无价值的理论。更让她没想到的是,为了继续学习课程,她不得不向网贷平台借款。
在李奶奶的借款过程中,她先后在多个网贷平台借款,累计金额高达8万元。然而,当她意识到自己陷入困境时,已经无法挽回。为了偿还债务,李奶奶不得不变卖家中财产,甚至向亲朋好友借钱。
这一事件引起了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过调查,发现这家“XX电商培训中心”涉嫌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借款等违法行为。目前,该机构已被当地警方查封,涉案人员已被控制。
事实上,近年来,类似的案例并不少见。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留守老人对电商行业的不了解,通过虚假宣传、诱导借款等手段,让留守老人陷入网贷陷阱。这些留守老人由于缺乏防范意识,往往在借款后无法偿还,最终导致家庭破裂、生活陷入困境。
针对这一问题,有关部门提醒广大留守老人,在参加电商培训或投资时,要提高警惕,切勿轻信虚假宣传。以下是一些防范措施:
1. 提高自身素质,增强防范意识。了解电商行业的基本知识,学会辨别虚假宣传。
2. 选择正规机构学习。在参加电商培训前,要详细了解机构的资质、口碑等信息。
3. 量力而行,切勿盲目投资。在投资前,要充分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切勿超出承受范围。
4. 借款需谨慎。在借款时,要了解借款利率、还款期限等信息,切勿盲目借款。
总之,留守老人在享受电商发展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提高警惕,防范网贷陷阱。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留守老人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 • 教会渗透扶贫村,留守老人捐光低保金建“忏悔堂”:一场心灵的救赎与反思
- • 《老子说》摇滚版改编风靡涡阳,广场舞大妈集体翻跳成新潮流
- • 县域自媒体联盟成立,携手共筑清朗 *** 空间,合力打击“地域黑”账号
- • “亳州文化地图”纸质版停印:数字化浪潮下,传统文化传承的困境与机遇
- • 华佗五禽戏荣登联合国非遗预备名录,全球学员超百万,传承千年国粹走向世界
- • “利辛柳编非遗工坊遭遇机器挑战,老匠人直播烧毁作品抗议传承困境”
- • 华佗故里深度游:五禽戏免费教学,中医体验馆把脉开方成新风潮
- • 蒙城黄牛戴上“智能项圈”,大数据养殖助力产值提升30%
- • 亳州创新举措:推出“药商信用码”,扫码即可查询企业“诚信档案”
- • 百年工艺传承舌尖记忆 探访毫州涡阳干扣面的匠心之道
- • 乡村民宿新体验:百年粮仓变身“星空屋”,躺着看麦田银河
- • 谯城区荣膺国家粮食产业强镇,年加工面粉突破100万吨再创辉煌
- • 亳州古城墙保护条例实施,明代砖铭文数字化建档,传承历史文脉
- • 蒙城县黄牛产业升级,助力打造全国高端牛肉供应链基地
- • 大学生返乡种芍药,直播带货年销千万成“花王”
- • “教育大脑”助力实时监测百万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动态预警
- • 传统柳编工艺跨界设计惊艳亮相米兰国际家居展
- • 利辛县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成效显著,生物质发电助力乡村振兴
- • 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探秘非遗技艺毫州牛肉馍的 *** 奥秘
- • 全国生态农场示范县落户利辛,稻蟹共生模式助力亩均增收4000元
- • 亳菊提取物获欧盟认证,深加工产品出口额年增200%,中医药国际化再迈新台阶
- • 华祖庵千年银杏树遭游客刻字,文物保护部门紧急加装AI监控,守护历史遗产
- • 谯城牛集镇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成立,化解率高达98%,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
- • 全球亳商大会设立“先贤精神奖”:传承名人文化,创新项目再领风骚
- • 文化补贴分配不均引发争议:谯城独占六成经费,三县抗议“我们是后娘养的”
- • 涡阳职高强制学生进电子厂实习,教育局回应:校企合作合规
- • 亳州秸秆综合利用扶贫项目投产,助力8万农户增收致富
- • 芡河生态游:泛舟荷花荡,聆听老船夫讲述“庄子钓鱼”传说
- • “药都硅谷”揭牌仪式圆满举行,AI制药与合成生物学赛道迎来新篇章
- • 共享单车押金退款难,“小黄车”跑路引千名市民联名起诉
- • 亳州秸秆经济崛起,生物质燃料年产值突破20亿
- • 西淝河湿地生态补偿项目助力沿岸村民增收致富
- • 假发作坊雇佣扶贫户童工,12岁女孩日编18顶假发月薪仅400元:揭开贫困背后的残酷现实
- • 亳州民乐团奏响《十番锣鼓》,非遗乐音在国家大剧院绽放京城
- • 西淝河生态补偿机制显成效,渔民年增收2万元转型护水员
- • 亳州市351医保政策助力贫困人口,住院自费比例降至5%以下
- • “棺材之一镇”转型遇阻,海外订单暴跌70%,千人失业危机四伏
- • 留守老人被骗买“量子保健床垫”,子女跨省追讨养老钱:一场家庭养老困境的反思
- • 中药材跨境直播基地单日订单破千万,RCEP市场占有率提升30%——中医药行业迈向国际舞台的里程碑
- • 亳州二夹弦非遗剧团赴欧洲巡演,传统戏曲惊艳海外观众
- • 残疾人扶贫补贴提标,月均发放800元,助力残疾人群体共奔小康
- • 谯城-蒙城快速路塌方事故引发追责风暴,四县交通局长集体停职检查
- • 亳州连续8年获省级脱贫考核“好”等次,彰显脱贫攻坚成果
- • 蒙城牛肉产业集群产值破百亿,全链升级打造“从牧场到餐桌”新模式
-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全覆盖,5万户居民实现“一键回家”
- • 主城区现汉代墓葬群,考古队紧急呼吁暂停地铁3号线施工
- • 棺材小镇职校转型殡葬礼仪专业,学生戴孝排练引村民不适
- • 亳菊提取物荣获欧盟认证,深加工产品出口额年增200%,中药国际化再迈新台阶
- • “健康扶贫‘村村通’工程圆满完成,200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全面投入使用”
- • 古井集团跨界联名茅台,首款“中药白酒”横空出世,引爆市场狂潮!
- • 利辛法院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入选省级典型,为企业创新 *** 保驾护航
- • 亳州首所专门学校成立,助力个性化矫治问题青少年
- • 农村改厕补贴被冒领,新厕所成蚊虫滋生地:亟待解决的问题
- • 幼儿园给孩子喝“防疫中药茶”,卫健局紧急叫停:安全与合规的警钟
- • 全国最大中药渣有机肥厂正式投产,年处理废弃物达百万吨,助力绿色发展
- • 亳州酱菜古法工艺申遗成功,38道工序坚守百年匠心传承
- • 德国拜耳集团投资10亿欧元建全球中药创新研发中心,推动中药国际化进程
- • 利辛阳光玫瑰葡萄滞销,果农含泪倾倒20万斤:丰收背后的无奈与期待
- • 丧事请脱衣舞团成标配,家属称“不跳就是丢庄子故里的人”:传统习俗与现代观念的碰撞
- • 百万头养猪场环评未过,村民联名要求重新选址:环保与民生的冲突如何解决?
- • 千年曹操贡酥重现江湖,考古团队破解东汉墓壁画烘焙密码
- • 农田退水净化工程助力千村水质提升,达标Ⅲ类标准入淮河
- • “庄子故里龙虾扶贫梦碎:泡沫破灭,死虾污染湿地致千人饮水危机”
- • 亳州创新举措:首推“碳汇农田”交易,农民增收每亩200元
- • 亳州县域自来水水质排名揭晓:蒙城水质更佳,利辛多项指标超标引关注
- • 跨县打击“神医诈骗”,捣毁假借华佗卖药团伙
- • 光伏板被冰雹砸毁无人修,村民反背贷款怒拆设备抵债:一场生态扶贫的困境与反思
- • 合建垃圾焚烧厂遭遇四县村民联名抵制:拒绝成为“毒气试验田”
- • 西淝河生态养殖惨遭毒手,百万斤鱼一夜之间命丧黄泉,警方悬赏10万缉凶
- • “扶贫超市”线上线下联动,48小时农货直达城市餐桌,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曹操诗词大会》央视热播,三国主题文旅收入激增50%,文化传承与旅游融合再掀热潮
- • 亳州乡村振兴学院揭牌仪式盛大举行,订单式培养助力千名“新农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