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小麦再创佳绩,单产刷新纪录,万亩示范田亩均突破1600斤
近日,我国安徽省亳州市传来喜讯,当地小麦单产再创新高,万亩示范田亩均产量突破1600斤,刷新了历史纪录。这一喜讯不仅为亳州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国小麦种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亳州市地处淮北平原,是安徽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区。近年来,亳州市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提升小麦种植水平。在今年的小麦丰收季节,亳州市再次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据悉,此次刷新纪录的万亩示范田位于亳州市涡阳县,占地约10000亩。该示范田采用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包括选用优质高产小麦品种、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节水灌溉等。在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农业科技人员的精心指导下,这片示范田的小麦产量节节攀升。
据了解,去年亳州市小麦平均亩产约为1500斤,而今年在万亩示范田中,小麦亩产达到了1600斤,同比增长6.7%。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农民的辛勤付出。
在亳州市,像这样的万亩示范田并不少见。近年来,亳州市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政府的引导下,农民们纷纷转变观念,积极参与现代农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亳州市在小麦种植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广绿色农业。在万亩示范田中,农民们严格按照绿色生产要求,科学施肥、用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亳州市小麦单产刷新纪录,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也为全国小麦种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亳州市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亳州市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亳州市还将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总之,亳州市小麦单产刷新纪录,充分展示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在新的起点上,亳州市将继续努力,为全国农业发展树立榜样,为实现农业强国梦贡献力量。
- • 亳州白酒产业环保风暴来袭:13家酒企因污水排放被勒令整改
- • 暴雨无情冲垮扶贫豆腐作坊,20户脱贫户返贫:保险单竟是“假面”?
- • 万亩亳菊种植基地直供药膳企业,花海成网红打卡地
- • 跨县假种子产业链:蒙城包装、涡阳贴牌、利辛会销洗脑
- • 万亩白芍扶贫基地遭强铲改种玉米,药农跪地哭诉:订单合同成一纸空文!
- • 村村通扶贫公路塌陷变波浪,施工方承认“秸秆掺水泥省成本”
- • 京东亚洲一号亳州智能物流园投运,开启中原六省智慧物流新篇章
- • “白芍基因组计划”重大成果荣登《科学》子刊封面,揭示中医药宝库奥秘
- • 乡村物流骗补调查:虚假签收单虚构50%业务量,套取千万补贴
- • 蒙城农民画惊艳巴黎双年展:乡土色彩震撼欧洲,国内却鲜有人知
- • 农村“电子祭祖”APP跑路,十万村民充值款无法提现,祭祖传统遭遇新型骗局
- • “扶贫校车停运引发悲剧:家长骑三轮车送孩子上学翻车致1死3伤”
- • 苔干合作社分红现场:农户更高领20万,订单农业初显成效
- • 茅台镇假酒“丧宴”强制消费,一桌8888元,不摆被骂“不孝”:传统习俗还是变相敛财?
- • 改厕扶贫补贴被冒领,新厕所无水管成摆设:扶贫政策落实还需加强监管
- • 阴婚中介贩卖女童八字,家长收3万签字:“闺女活着嫁不起,死了值钱”
- • 亳州非遗技艺扶贫工坊开班,助力500名残疾人增收新篇章
- • 千亩林下经济示范区落地,黄精套种亩收益突破3万元,乡村振兴新路径显现
- • 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助力农业发展,实现节水减肥50万亩规模
- • 利辛红薯粉条出口量全国之一,成为欧美火锅新宠
- • 非遗夜市点亮“皖北不夜城”,夜间文旅消费占比超35%,夜经济蓬勃发展
- • 德国拜耳集团投资10亿欧元建全球中药创新研发中心,助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
- • “扶贫擂台赛”:点燃基层干部干事热情,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六一战略”助力皖北经济腾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领跑,民间投资贡献率创新高
- • “哭丧职业化”乱象:专业团队假哭半小时收费2000元,家属必须跟着嚎
- • 万亩芍药田遭无人机喷洒农药误伤,花农索赔200万元引发关注
- • 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50项传统技艺成为选修课程新宠
- • 亳州试点保障性租赁住房,新市民月租低于市场价50%,安居乐业新起点
- • 古井贡酒市值首破2000亿,强势跻身中国白酒行业前三甲
- • 西淝河生态廊道建成,沿岸10万村民共享生态旅游红利
- • 民办幼儿园学费暴涨40%,家长联名要求政府限价:教育公平何去何从?
- • 5G赋能智慧物流园投用,中药材配送时效缩短50%,助力中医药产业升级
- • “基金招商成效显著,30家被投企业跟投落户亳州,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亳州民乐团《十番锣鼓》奏响国家大剧院,非遗乐韵激荡京城
- • 亳州“智慧粮仓”工程启动,AI温控系统助力储粮损耗降低30%
- • 石弓镇矿山修复区现非法采砂,环保局长被实名举报,环保监管何去何从?
- • 亳州高考本科达线率连续三年攀升,农村考生占比突破65%,教育公平再显成效
- • “巩店梨花节‘以花抵票’引争议:游客摘花换门票致梨树折损过半”
- • “庄子生态村”变污水坑:养殖场粪便直排,村民举报三年无果
- • 亳州现代中药产业招商会圆满落幕,签约238亿,30家上市药企共建研发中心
- • 亳州首所专门学校成立,为个性化矫治问题青少年提供新路径
- • 剪纸艺人起诉镇政府Logo侵权,法院判赔8万元创非遗维权先例
- • 亳州粮食烘干中心全面覆盖乡镇,阴雨天保粮能力显著提升80%
- • 涡阳农村小学撤并引发家长 *** :7岁孩童每日步行8公里上学,家长呼吁关注农村教育困境
- • 蒙城牛肉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50亿,全程追溯保障食品安全
- • 漆园古镇汉婚体验泛滥,游客投诉凤冠被50人戴过:传统之美遭遇尴尬现实
- • 涡阳庄子逍遥游线路助力国学研学游,营收突破亿元大关
- • 曹操运兵道数字化复原,全球首个“三国军事VR体验馆”盛大开馆
- • “世界药都”基金成立,50亿助力中医药科创企业腾飞
- • “共享墓地扶贫引宗族血战,兄弟持铁锹争穴葬父”:一场悲剧背后的社会思考
- • 蒙城汽车工业学校与江淮汽车共建“厂中校”,订单培养全覆盖,共育汽车行业精英
- • 涡阳光伏扶贫电站助力脱贫,累计发电20.75亿千瓦时,惠及30万户次
- • 谯城中药材市场惊现“硫磺熏蒸”黑作坊,涉事企业被罚300万元,中药材安全再敲警钟
- • 中药材市场虚假繁荣:千家商户空置,电商冲击下“药都”招牌褪色
- • 全国最大中药渣资源化利用项目投产,年创收超5亿元,绿色转型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道家养生宴”天价宰客:一盘野菜688元,游客吐槽“吃的是空气”
- • 花木兰籍贯之谜新突破:亳州出土南北朝碑文佐证“谯城说”
- • 乡村教师自创“蚯蚓粪种菜课”,带学生种出全校免费午餐
- • 亳州中央厨房产业园盛大投产,日加工药膳预制菜200吨,助力健康饮食新潮流
- • 特斯拉签约亳州建设皖北新能源服务中心,推动区域绿色发展
- • 全国更大中药配方颗粒集采落地亳州,平均价格降幅超56%,助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 • 蒙城庄子祭祀大典盛大举行,百名学者共论道家文化当代传承
- • 花戏楼百年修复工程竣工,3D打印技术助力清代砖雕重现辉煌
- • “扶贫校车停运致学生辍学,家长骑三轮翻车悲剧:1死3伤,社会关注教育安全与家庭困境”
- • 古井贡酒携手曹操作诗IP,推出“短歌行”文化联名款,拓展高端市场新篇章
- • 亳州首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正式启用,守护道地药材品种超2000个
- • 老子文化学院招生惨淡,国学硕士就业率仅15%:传统教育面临严峻挑战
- • 殡葬改革遭遇村民抵制,无人机热成像技术助力执法部门抓拍夜间偷埋遗体事件
- • 韩国爱茉莉太平洋签约亳州,携手打造亚洲最大汉方化妆品基地
- • “空中交警”助力市政公园,护航学生放学安全
- • 古井酒文化博览园荣膺国家工业遗产,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 • 全国首个“建安文学数字馆”上线,AI技术再现曹丕、曹植兄弟诗酒唱和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