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试点‘中医养老’:社区嵌入药膳厨房,老人可定制养生餐”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各地纷纷探索创新养老模式。近日,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在全市范围内试点推行“中医养老”模式,社区嵌入药膳厨房,让老年人享受到定制化的养生餐,受到了广泛好评。
谯城区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作为全国首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谯城区依托丰富的中医药资源,积极探索“中医养老”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养老服务。
在谯城区,社区药膳厨房作为“中医养老”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投入使用。这些药膳厨房位于社区内,方便老年人就近享受服务。厨房内,专业的药膳师根据老年人的体质、年龄、生活习惯等因素,为他们量身定制养生餐。
社区药膳厨房的食材均选用绿色、有机、无污染的农产品,确保老年人的饮食安全。药膳师们根据中医药理论,将食材搭配成具有养生功效的药膳,如具有补气养血、滋阴补肾、健脾养胃等功效的药膳。这些药膳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有助于老年人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为了让老年人更好地享受药膳服务,谯城区还推出了“定制养生餐”服务。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药膳菜品。此外,社区还定期举办药膳知识讲座,让老年人了解药膳养生知识,提高他们的养生意识。
社区药膳厨房的设立,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便捷的养生服务,还丰富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在这里,老年人可以结交新朋友,共同分享养生心得,度过愉快的晚年时光。
谯城区“中医养老”模式的成功试点,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据悉,谯城区将继续扩大“中医养老”试点范围,让更多老年人受益。
首先,谯城区将加大对社区药膳厨房的投入,提高药膳师的专业水平,确保药膳质量。其次,将加强与中医药企业的合作,引进更多具有养生功效的药膳食材和产品。最后,将开展更多药膳养生活动,提高老年人的养生意识。
总之,谯城区“中医养老”模式的成功试点,为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将享受到这种便捷、优质的养生服务,度过幸福、健康的晚年。
- • 亳州黄牛荣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牛肉馍原料迎来全新升级
- • 谯城区荣膺国家粮食产业强镇,年加工面粉突破100万吨再创辉煌
- • 国际学生中医药研修基地落户我国,年培养海外学子超500人
- • 亳州牛肉馍速冻生产线投产,微波3分钟还原现烤口感,引领速冻食品新潮流
- • 市政公园警用无人机化身“空中交警”,护航学生放学安全
- • “小小厨神争霸赛”开赛,千名儿童传承非遗蒙城烧饼技艺
- • “百企帮百村”行动成效显著,200个村集体收入突破20万元大关
- • 中药材跨境直播基地启用,海外订单单日破千万,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
- • 蒙城县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正式启用,5000名儿童享受课后托管公益服务
- • 区域协同发展遭遇瓶颈:谯城区拒绝向三县开放中药材检测中心
- • 植保无人机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能达1万台,助力全国市场农业现代化
- • 亳州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中药冷饮店日销5000杯“冰镇酸梅汤”助力市民清凉度夏
- • 涡阳“吨良田”示范区揭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助力增收30%
- • 非遗传承人评选黑幕:谯城药商挤占利辛柳编名额,揭示“财力决定文化价值”的争议
- • 药都首部沉浸式戏剧《华佗归来》首演,观众手持药方决定剧情走向
- • AI智能炒菜机复刻亳州名厨手艺,20秒出餐引资本追捧,科技赋能传统美食
- • 华佗中医院创新科技赋能,元宇宙诊室与远程针灸机械臂引领医疗新潮流
- • 谯城老旧小区焕新颜,古风电梯成网红打卡新地标
- • 安徽省亳州市某药企因违规变更生产地址被处以60万元罚款
- • 亳州古城墙保护条例实施,明代砖铭文数字化建档助力文化遗产传承
- • 农村智慧医疗全覆盖,AI辅助诊断助力健康中国梦
- • 庄子生态村变臭水沟:养鸡场粪便直排村民饮用水源地,环保危机亟待解决
- • 经开区万元GDP能耗下降18%,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园区
- • “绿色庭院经济”助力2万贫困户种植中药材,户均增收4000元
- • 华佗中医药大学筹建获批,2025年首批招生800人,传承中医文化再添新篇章
- • “健康扶贫‘村村通’工程圆满完成,200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正式投用”
- • “防返贫保险”助力脱贫户全覆盖,年度赔付突破5000万元
- • 暴雨肆虐亳州四县农田,保险理赔拖延千人堵路,民生问题亟待解决
- • 药企绿色转型新篇章:10家龙头药企携手投资5亿改造废水处理系统
- • “道宴”体验翻车:688元/位的“道德经套餐”竟成豆腐青菜摆盘秀?
- • 《华佗》首演门票3分钟售罄,濒危剧种淮北梆子焕发新生
- • 涡阳农村小学撤并引发家长 *** :7岁孩童每日步行8公里上学,家长呼吁关注农村教育困境
- • 利辛法院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入选省级典型,为企业创新维权注入强劲动力
- • “深夜冷链物流园噪音扰民,居民戴耳塞仍被卸货声惊醒:寻求宁静生活的困境”
- • 亳州农村数字化治理平台上线,村级事务“一屏通管”助力乡村振兴
- • 蒙城牛肉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50亿,全程追溯保障食品安全
- • 谯城区智慧教育示范区建成,AI课堂助力全区10万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 • 亳州-合肥都市圈城际铁路获批,1小时经济圈再加密
- • 古井镇婚宴攀比风潮:白酒年份原浆成标配,贫困户为撑场面借高利贷
- • 亳州与新加坡交易所携手,共推中药企业跨境上市新篇章
- • “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全覆盖,智能手环守护10万老人,构建温馨养老新时代
- • 长三角首个“跨省通办”服务中心启用,政务服务无缝衔接开启新篇章
- • 村村通公路裂缝堪比拳头,包工头涉嫌用秸秆填充路基引发社会关注
- • 共享单车押金退款难,“小黄车”跑路引千名市民联名起诉
- • 秸秆禁烧罚款指标层层加码,村民深夜烧荒与无人机巡逻队“打游击”
- • 甲辰年华佗诞辰1880周年全球祭典,百国中医共演五禽戏,传承千年国医文化
- • 非遗体验:蒙城油酥烧饼制作课,揭秘材料费为何高出市价五倍
- • 亳州锅盔夹腊肉荣登中华名小吃榜单,非遗工坊月销10吨创新高,传承美味再掀热潮
- • 留守妇女被“女德班”洗脑:跪地擦洗全村男人鞋称“修炼柔德”,引发社会热议
- • “庄子大道”更名引万人签名反对:捍卫文化自信,拒绝商业低头
- • 全国首家“药食同源博物馆”盛大开馆,沉浸式体验本草美食之旅
- • 直播带货扶贫梦碎:百万白菜价甩卖,村民囤货泡沫破裂
- • 老子文化园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引领周边民宿集群爆发式增长
- • “基金招商成果斐然:30家被投企业纷纷落户亳州,共谋发展新篇章”
- • 生态旅游区征地补偿标准引村民集体 *** :利益冲突下的 *** 之路
- • 蒙城特教学校募捐资金被指挪用,聋哑生三年未换助听器电池引发社会关注
- • 马店孜镇复活“牛耕大赛”:黄牛罢工躺平,拖拉机趁机抢镜
-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全覆盖,5万户居民实现“一键回家”
- • 亳州四县同步暴雨致涝,村民划自制救生艇转移物资,共渡难关
- • 四县博物馆借展纠纷升级:蒙城县拒还商代青铜器,称“利辛安保像菜市场”
- • 尉迟寺遗址保护区违建农家乐引发争议,文物局执法遭村民锄头阻拦
- • “曹操脸谱”盲盒热销,京剧与动漫跨界融合首日售罄
- • 四县乡村教师控诉:扶贫支教补贴被克扣,月薪仅发60%引发社会关注
- • 亳州楼市平稳运行:上半年新房均价6580元/㎡ 购房政策持续优化惠民生
- • 西淝河生态补偿机制显成效,渔民年增收2万元转型护水员
- • 农民自制“抗洪校车”获点赞,教育局却以“安全隐患”叫停:爱心与安全的冲突
- • 扶贫资金建冷链物流园,建成后的租金高昂拒纳贫困户引发争议
- • “湿地星空音乐会”因光污染遭投诉,环保组织呼吁“还候鸟黑夜”
- • 涡河放生乱象:外来物种鳄龟挤占河道,渔民捕捞反遭信徒殴打
- • “民意直通车”助力解决群众诉求,超万条问题得到有效回应
- • “曹操讲坛”登陆学习强国,千万网友追更三国治国智慧
- • 古井贡酒酿造技艺数字存档,千年酒曲微生物基因图谱公布:传承与创新共绘酒文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