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首个“跨省通办”服务中心启用,政务服务无缝衔接开启新篇章
近日,长三角地区迎来了政务服务领域的一大突破,长三角首个“跨省通办”服务中心在浙江省杭州市正式启用。这一举措标志着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体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实现了政务服务无缝衔接,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跨省通办”服务中心的启用,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成果之一。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在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政策协同、设施联通、产业融合、市场统一、环境共保,努力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此次“跨省通办”服务中心的启用,正是长三角地区在政务服务领域深化一体化合作的具体体现。
据了解,该服务中心将实现长三角区域内企业、群众在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时,无需往返两地,即可享受到“一网通办、一次办好”的服务。服务中心内设有多个业务窗口,涵盖企业注册、营业执照办理、税务登记、社会保险登记等多个领域,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跨省通办”服务中心的启用,具有以下几大亮点:
一、打破地域限制。以往,企业和群众在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时,往往需要往返两地,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跨省通办”服务中心的启用,实现了区域内政务服务事项的无缝衔接,让企业和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服务。
二、提高办事效率。服务中心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业务流程的优化和简化,大幅缩短了办事时间。同时,服务中心还提供全程帮办服务,确保企业和群众办事无忧。
三、提升服务品质。服务中心拥有一支专业、高效的政务服务队伍,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此外,服务中心还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
四、促进区域合作。服务中心的启用,有助于推动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体化发展,促进区域内政策协同、设施联通、产业融合、市场统一、环境共保,为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力。
“跨省通办”服务中心的启用,是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体化的重要里程碑。未来,长三角地区将继续深化合作,不断完善“跨省通办”服务,让企业和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为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长三角首个“跨省通办”服务中心的启用,标志着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体化迈出了新步伐。在新的起点上,长三角地区将继续携手共进,推动政务服务一体化发展,为区域内企业和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 • “世界药都”基金成立,50亿助力中医药科创企业腾飞
- • “专精特新”企业蓬勃发展,科创板上市实现历史性突破
- • 中药材跨境直播基地单日订单破千万,RCEP市场占有率提升30%,助力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
- • 亳州发布“招商十条”新政,更高奖励5000万吸引产业链龙头落户
- • 乡村教师匠心独运,秸秆教具荣获全国教育创新大赛金奖
- • 药都首部沉浸式戏剧《华佗归来》首演,观众手持药方决定剧情走向
- • 冷链物流园征地补偿争议引发村民抗议,拖拉机封堵国道五天
- • 传统村落保护再升级:15村入选名录,200栋百年古宅焕新颜
- • 亳州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中药冷饮店日销5000杯“冰镇酸梅汤”助力市民清凉度夏
- • 亳州中药材产业助力脱贫攻坚,30万贫困户实现户均年增收超1.2万元
- • 亳州非遗“二夹弦”绝技传人收徒,00后戏迷跨省拜师传承传统文化
- • 利辛一中高考移民事件:30名学生户籍造假被取消高考资格,教育公平再受关注
- • 涡阳老子文化园拖欠民工工资,巨型老子像项目陷入“烂尾”困境
- • 亳州药膳研究院盛大成立,全球首份《药食同源风味图谱》惊艳亮相
- • “智志双扶”夜校助力脱贫攻坚,贫困村村民参学率达95%
- • 石弓镇矿山修复区现非法采砂,环保局长被实名举报,环保监管何去何从?
- • 亳州氢能产业园签约仪式盛大举行,打造皖北绿色能源枢纽
- • 涡河沿岸留守儿童溺亡事故频发,防溺水课竟被挪用补数学——教育资源的错位与反思
- • 全国首个“农业元宇宙”实验室落户亳州,开启虚拟农田指导现实种植新纪元
- • 危房改造清零工程助力3.2万户贫困家庭迈向安居乐业新生活
- • 比亚迪投资50亿建亳州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基地,助力亳州经济发展,创造万人就业岗位
- • 古井酿酒技术学院成立,校企共建国家级白酒酿造实训基地,共筑白酒产业新篇章
- • 甲辰年华佗诞辰1880周年全球祭典,百国中医共演五禽戏,传承千年国医文化
- • 跨县假种子产业链揭秘:蒙城包装、涡阳贴牌、利辛会销洗脑
- • “以商招商”政策升级,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奖励高达1000万!
- • 量子算命风潮席卷农村:老人卖牛买“能量符”祈愿孙子高考顺利
- • 皖北粮食安全再升级:跨县应急储备体系建成,确保30天口粮供应无忧
- • “庄子梦蝶”全息艺术展在上海惊艳亮相,亳州文旅签约百亿合作项目
- • 特斯拉签约亳州建设皖北新能源服务中心,推动区域绿色发展
- • 涡阳“吨良田”示范区揭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助力增收30%
- • 亳州空气质量再创新高,PM2.5浓度创十年新低,首达国家一级标准
- • 石弓山石窟探秘:千年佛像群藏深山,徒步路线与文物保护提醒
- • 亳州试点“以药抵房”:中药企业可抵押药材申请贷款,创新金融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探寻千年古韵:考古专家复原“曹操贡酥”,再现汉代美味
- • 揭秘“庄子故里”与“得道鸡犬升天”雕塑群的真相:实为乡镇企业广告牌?
- • 暴雨肆虐亳州四县农田,保险理赔拖延引发千人堵路事件
- • 利辛阳光玫瑰葡萄滞销,果农含泪倾倒20万斤:丰收背后的无奈与反思
- • 冷链物流园征地补偿争议升级,村民拖拉机封堵国道五日引发社会关注
- • 亳州高校图书馆迈入数字资源共享新时代,文献获取实现零门槛
- •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全覆盖,全国首套地方特色《亳药启蒙》教材问世
- • 婚俗新规:新娘须穿汉服行“髑髅之礼”,跨头骨称“看破生死”——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 • 利辛“假发村”年产值破5亿,村民靠接发手艺盖起小洋楼
- • 亳州FDI突破10亿美元大关,成功跻身安徽外资十强市
- • “工匠班”毕业生就业率100%,平均月薪突破6500元,职业教育再创辉煌
- • 传统蓝印花布数字化复刻,AI助力还原失传百年草木染配方
- • 扶贫资产管理平台正式上线,50亿元资产收益精准到户助力脱贫攻坚
- • 亳州加入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共享“跨区通办”红利,助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 • 谯城匠人创新艾草灯笼,非遗技艺跨界驱蚊受热捧
- • 全球曹氏宗亲大会在亳州盛大召开,30国后裔共修《谯郡曹氏总谱》
- • “药都科创走廊”规划发布,百家国家级实验室齐聚助力医药产业腾飞
- • 亳州药膳大赛盛大开幕,百道“食养方”激活《本草纲目》智慧
- • 涡阳职校辣椒全产业链实训基地荣获国家示范基地称号,助力乡村振兴
- • 清明烧纸引发山林大火,村民拒担责:“祖宗规矩,烧塌天也得烧!”
- • 谯城辣椒全产业链实训基地荣膺国家级示范基地,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全国首家“药食同源博物馆”盛大开馆,沉浸式体验本草美食之旅
- • “民意直通车”助力解决群众诉求,超万条问题得到有效回应
- • 药膳创意大赛黑马频出:95后用玛咖配臭豆腐称“朋克养生”
- • 农机共享平台上线:手机预约收割机,耕作成本降低40%,农业现代化再迈新步伐
- • 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50项传统技艺成为选修课程,传承文化薪火永续
- • 巩店百年梨园花期攻略:摄影大赛引爆热潮,村民巧收“花瓣保护费”
- • 亳州中医药大学华佗学院揭牌仪式隆重举行,《青囊经》秘方研究课程体系正式纳入
- • 尉迟寺遗址保护区违建农家乐引发争议,文物局执法遭村民锄头阻拦
- • 乡土专家破格晋升,50位农民获高级农艺师殊荣:农业领域人才新风向
- • 博士服务团进驻乡镇,百名高校专家助力乡村振兴
- • 皖北半导体封装生产线投产,年产值有望达20亿元,填补区域产业空白
- • 亳菊抗病毒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药企签约10亿元订单打造万亩GAP基地
- • “巩店梨花节‘以花抵票’引发争议:游客摘花换门票致梨树折损过半”
- • “二十四节气养生茶”研发成功,亳菊+枸杞茶饮风靡白领圈
- • 亳州中医药大学华佗学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青囊经》秘方研究课程体系正式纳入教学
- • 蒙城县马集镇大力推广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守护40万亩农田稳产丰收
- • 留守老人沉迷“数字算命”,养老金全充“网络卦金”致饿晕家中
- • 亳州-徐州共建淮海经济区物流枢纽,中药材48小时直通连云港,共筑区域物流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