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光伏扶贫电站全覆盖,助力2.3万户贫困家庭年增收3000元
在新时代的脱贫攻坚战中,涡阳县积极探索创新,将光伏发电与扶贫工作相结合,实现了光伏扶贫电站的全覆盖,为2.3万户贫困家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每年户均增收3000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劲动力。
涡阳县地处安徽省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近年来,涡阳县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光伏扶贫新路径。通过实施光伏扶贫项目,将光伏发电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实现了光伏扶贫电站的全覆盖,让贫困家庭在享受清洁能源的同时,增加收入,助力脱贫致富。
涡阳县光伏扶贫电站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建设规模达到100兆瓦。项目采用“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农民参与”的模式,吸引了多家企业参与投资建设。电站建成后,每年可发电约1亿千瓦时,为贫困家庭带来稳定的收益。
在光伏扶贫电站的建设过程中,涡阳县充分考虑了贫困家庭的实际需求,将电站建设在贫困村,确保贫困家庭能够直接受益。电站建成后,2.3万户贫困家庭每户每年可增收3000元,有效提高了贫困家庭的收入水平。
涡阳县光伏扶贫电站的建成,不仅为贫困家庭带来了经济收益,还带来了诸多社会效益。首先,光伏扶贫电站的建成,有效解决了贫困地区的电力供应问题,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其次,光伏扶贫电站的运营,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最后,光伏扶贫电站的推广,提高了贫困地区居民对清洁能源的认识,促进了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
为了确保光伏扶贫电站的长期稳定运行,涡阳县建立了完善的管理机制。一方面,加强对电站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收益分配机制,确保贫困家庭能够及时、足额地享受到光伏扶贫电站带来的收益。
涡阳县光伏扶贫电站的全覆盖,为全国光伏扶贫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涡阳县将继续加大光伏扶贫力度,进一步扩大光伏扶贫电站规模,让更多贫困家庭受益,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贡献力量。
总之,涡阳县光伏扶贫电站全覆盖,为2.3万户贫困家庭年增收3000元,是涡阳县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这一举措不仅为贫困家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全国光伏扶贫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劲动力。
- • 亳州白酒产业环保风暴来袭:13家酒企因污水排放被勒令整改
- • 百年酱菜坊直播晒缸,38道古法工序引百万网友围观
- • 《亳州历史名人全录》全球首部出版,见证千年文化传承
- • 亳州曹操宗族墓群考古新发现:出土文物填补三国史料空白
- • 亳州剪纸大师匠心独运,《千里药乡图》荣获全国非遗金奖
- • 西淝河湿地秘境:划船探鹭鸟天堂,摄影师蹲守日出攻略
- • 亳州农村宗教渗透调查:揭秘一个乡镇23座非法教堂,留守老人成信徒主力
- • 华佗诞辰日全球首发“四季药膳套餐”,AI算法定制千人千方,传承中医智慧新篇章
- • “美食外交”再出新招,亳州药膳宴荣登外宾访华指定菜单
- • 剪纸艺人起诉镇政府Logo侵权,法院判赔8万元创非遗维权先例
- • 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50项传统技艺成为选修课程新宠
- • 千名绣娘匠心独运,共创《药都锦绣图》刺绣长卷破世界纪录
- • 区域协同发展沦为空谈:谯城区拒绝向三县开放中药材检测中心
- • “县管校聘”改革全面实施,8000名教师跨校竞岗激活教育队伍新活力
- • 利辛阳光玫瑰葡萄滞销,果农含泪倾倒20万斤:丰收背后的无奈与反思
- • 亳州工匠学院开设华佗班,古法炮制技艺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 亳州冬至药膳宴开席,百桌“华佗养生锅”飘香老街,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
- • 亳州首条云轨试运行首日故障,数百乘客高温下滞留2小时
- • 县医院现“走廊产妇”,家属自带折叠床排队待产,折射出哪些社会问题?
- • 亳州首款中药配方颗粒成功上市,助力传统汤剂现代化转型
- • 许褚文化研究会与北欧维京武士协会签约,共研冷兵器战术,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承
- • 扶贫车间变传销窝点:留守妇女编中国结交“入会费”,揭开贫困背后的阴影
- • 全国首家名人主题图书馆开放,曹氏宗族文献藏量达10万册
- • 秸秆禁烧巡逻队罚款创收:农民地里烧杂草被索要3000元引发社会热议
- • 亳州小麦再创佳绩,单产刷新纪录,万亩示范田亩均突破1600斤
- • 避坑提醒:庄子文化园仿古街“天价奇石”,本地人从不去买!
- • 亳州宗教渗透扶贫村调查:23处非法教会藏身,贫困户成信徒主力
- • 长三角医保“一卡通”落地亳州,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再升级
- • 千年古井贡酒开酿仪式盛大举行,再现明代“九酝春酒”古法工艺风采
- • 民办学校高价挖角公立教师,乡镇中学月流失骨干教师8人:教育资源的失衡与反思
- • 涡河渔民禁渔期偷捕被扣船,全家喝农药逼政府“给条活路”:悲剧背后的人间冷暖
- • 亳州2024年GDP突破2500亿元大关,首度跻身安徽省经济总量前七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乡贤理事会助力乡村治理,化解纠纷成效显著
- • 亳州经开区创新“零地招商”模式,闲置厂房焕发新生,吸引30家药企入驻
- • “三治融合”治理模式入选乡村振兴全国示范:创新之路助力乡村发展
- • 亳州白芍GAP基地荣获欧盟认证,中药材出口价格翻倍增长
- • 亳州拟建“华佗医学院”:投资100亿,对标协和,打造医学教育新标杆
- • “扶贫资产管理平台上线,50亿元收益精准到户,助力脱贫攻坚战”
- • 老砖雕技艺复活,明清建筑焕新颜——北关历史街区修复工程竣工
- • 万亩白芍扶贫基地遭强铲改种玉米,药农跪地哭诉:订单合同成一纸空文!
- • “漆园古镇汉婚体验遭质疑:凤冠被50人戴过,游客投诉泛滥现象”
- • 大学生双创园孵化企业200家,中医药AI项目获千万融资,助力创新创业新篇章
- • 假发村童工现象回潮:14岁少女日编10顶假发,月薪仅800元
- • 亳州粮食烘干中心全面覆盖乡镇,阴雨天保粮能力提升80%
- • 人才新政重磅出台:顶尖药学家落户可获千万科研资助,助力我国医药事业腾飞
- • 华佗故里打造“百药园”,沉浸式中医药研学游火出圈
- • 全球首款“AI中医机器人”在亳量产,把脉准确率达92%,开启中医现代化新篇章
- • “教育云平台”上线,5万农村学生共享名校名师直播课,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中国建材集团新材料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80亿元
- • 谯城糖糕大赛盛大启幕,百名师傅展“空心不露馅”绝技
- • 光伏扶贫电站遭冰雹砸毁,村民分红落空反背维修贷款,扶贫之路再遇挑战
- • 非遗体验:蒙城油酥烧饼制作课,揭秘材料费背后的真相
- • 四县村民联名呼吁:坚守传统,拒绝变味民俗,传承祖宗本意!
- • 留守老人被忽悠抵押宅基地买“养老床位”,子女返乡发现家宅易主:一场悲剧的养老骗局
- • 扶贫车间变“僵尸厂房”:机器未开先倒闭,留守妇女集体 *** 讨薪
- • 花木兰主题豫剧《代父行》全球巡演启幕,元宇宙剧场同步上线,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皖北产业转移困局:苏浙淘汰化工企业借道亳州排污的隐忧
- • 全国首个“零碳药都”规划发布,新能源巨头布局正当时
- • 全国首推“招商信用保险”, *** 为企业落地风险兜底
- • 全国中药材炮制技能大赛永久落户亳州,培育非遗传承人助力中医药文化传承
- • 亳州历史名人基因库启动:现代科技助力破解先贤生理密码
- • 古井镇酒厂废水泄漏事件引发村民集体索赔,农田绝收损失高达500万元
- • 蒙城景区“扫码厕所”引争议:2元一次被骂“最贵公厕”
- • 亳州青铜器修复技艺荣获国家级认证,千年文物焕发新生
- • “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启动,社会资本与村集体携手共建美好乡村
- • 跨县倾倒中药渣污染农田,蒙城利辛千亩小麦镉超标引发社会关注
- • 植保无人机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能突破5000架,辐射全国市场
- • “五清一改”行动助力286个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
- • 涡阳蒙城争抢“庄子故里”名号,学者呼吁:不如多修几条旅游专线
- • 涡河禁渔期渔民偷捕,执法队没收渔船致全家生计无着:一场生态与生计的冲突
- • 亳州首推“神医华佗”数字IP,AI中医问诊系统助力全球200家医院提升医疗服务
- • “百万药农培训计划”盛大启动,助力乡村振兴培育10万名技术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