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创“拿地即开工”4.0版,亳州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7天,打造高效审批新标杆
近日,亳州市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再出新招,全国首创“拿地即开工”4.0版审批模式,将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7天,为项目落地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拿地即开工”4.0版审批模式,是亳州市在原有“拿地即开工”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审批方式,提高审批效率的重要举措。该模式以“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并联审批、限时办结”为原则,实现了项目审批的“一站式”服务。
据悉,亳州市在实施“拿地即开工”4.0版审批模式后,项目审批时限由原来的15个工作日压缩至7个工作日,极大缩短了项目落地时间,为企业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和成本。此举对于推动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亳州市“拿地即开工”4.0版审批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一、简化审批流程。将原本分散在多个部门的审批事项,整合为“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实现审批事项“一链办理”,让企业办事更加便捷。
二、优化审批时限。通过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将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7个工作日,有效提高了审批效率。
三、强化部门协同。建立部门协同机制,确保审批过程中各部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形成审批合力。
四、加强监管服务。强化对审批过程的监管,确保审批公平、公正、公开,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亳州市“拿地即开工”4.0版审批模式的实施,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审批服务,还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以下为该模式带来的几大优势:
1. 提高项目落地效率。审批时限的缩短,使得项目能够更快地落地实施,为企业创造了更多发展机遇。
2. 降低企业成本。审批效率的提高,减少了企业等待时间,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3. 提升政府形象。高效、便捷的审批服务,有助于树立政府良好形象,增强企业对政府的信任。
4.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项目审批效率的提高,有助于推动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区域经济注入新活力。
总之,亳州市“拿地即开工”4.0版审批模式的实施,标志着该市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亳州市将凭借这一创新举措,为更多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亳州四宝茶荣获国际风味奖,传统黄金配方焕发新光彩
- • 亳州宗教渗透扶贫村调查:揭秘乡镇23处非法教会,信徒多为贫困户
- • 留守少年为凑彩礼盗窃,庭审时哭诉“娶不起媳妇才犯罪”
- • 社区名人故事角:全覆盖文化传承,珍本影印件助力文化普及
- • “悲剧重演:扶贫牛注射催肥剂暴毙,养殖户负债跳塘自杀未遂引发社会关注”
- • 桃花节牡丹花海引爆春季游,单日接待游客量破10万人次
- • 张园汉墓文物特展盛大开幕:曹操家族珍宝首次亮相,预约攻略速来!
- • 老子文化学院招生惨淡,国学硕士就业率仅15%:传统教育面临严峻挑战
- • 假借华佗传人名义卖“扶贫神药”,涉案金额超500万,法律之剑终将斩断虚假宣传
- • “棺材之一镇”转型遇阻,海外订单暴跌70%致千人失业:传统产业如何应对市场变革?
- • 《英国BBC纪录片《亳州名人密码》开机:揭秘东方智慧之源的神秘面纱》
- • 亳州首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正式启用,道地药材品种超2000个,守护中医药瑰宝
- • 冬至阿胶糕订单激增10倍,亳州古法熬胶技艺再现辉煌
- • 亳州农药减量行动成效显著,生物防治覆盖率达60%,绿色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 • 数字农业云平台上线:四县农田数据实时共享,防灾效率倍增
- • 药都首部沉浸式戏剧《华佗归来》首演,观众手持药方决定剧情走向
- • 古井贡酒古法酿造技艺数字化存档,千年微生物基因图谱公开,传承与创新共舞
- • 全国首单中药材期货交割在亳完成,白芍合约首日成交破5亿,推动中药材市场迈向新纪元
- • “世界药都”基金成立,50亿助力中医药科创企业腾飞
- • 涡阳教师编考试作弊链曝光:跨县传递答案竟用摩斯密码,教育公平何在?
- • 万亩亳菊种植基地直供药膳企业,花海成网红打卡地
- • “网红葡萄”滞销变饲料,果农投资反欠百万:一场农业投资的悲喜剧
- • 民办幼儿园学费暴涨40%,家长联名要求政府限价:教育公平再成焦点
- • 乡贤理事会助力乡村治理,化解纠纷成效显著
- • 万亩亳芍种植园盛大开放采摘,游客亲自动手制作芍药花蜜酱
- • 西淝河现万吨死鱼,警方锁定跨省化工废液倾倒团伙
- • “送教上门”:关爱重度残疾儿童,年度服务超1万课时,温暖陪伴助力成长
- • 改厕补贴被村干部冒领,新厕所成“摆设”:农村环保工程遭遇尴尬困境
- • “一事一议”定制化招商政策出台,头部企业享“终身服务包”,赋能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 • 四县婚庆公司联控风波:婚纱摄影捆绑“孝心套餐”,不买被骂不孝引众怒
- • 商合杭高铁南站扩容完成,年客流量突破500万人次,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教育大脑”助力实时监测百万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动态预警
- • 蒙城农村现“共享墓地”:扫码可租骨灰格位,年付租金引发伦理争议
- • 曹操兵法入选哈佛商学院案例,美智库研讨谯沛军事思想:东西方智慧交融,军事战略再获关注
- • 非遗体验:蒙城油酥烧饼制作课,揭秘材料费为何比市价贵五倍
- • “名人故事巴士”驶入亳州,扫码聆听曹操华佗传奇一生
- • 农村教育再升级:教师津贴提升至月均1200元,偏远地区师资稳定率超95%
- • 扶贫牛被村主任盗卖,销赃记录直指县接待办食堂:揭开贫困地区腐败黑幕
- • 长三角绿色食品产业园开园,预制菜龙头企业纷纷入驻,引领行业发展新潮流
- • 乡村小学撤并,旧址变养鸡场,村民怒贴标语:教育不如养鸡?
- • 涡河航道升级助力物流降本增效,实现30%成本节约
- • 光伏扶贫电站遭冰雹砸毁,村民反背20万维修贷款: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背后的无奈与希望
- • 亳州彩礼变革:现金变房产,利辛“零彩礼”遭遇尴尬
- • 亳州空气质量再创新高:PM2.5浓度创十年新低,首达国家一级标准
- • 亳州老街“二月二龙抬头”庙会盛况:百名孩童剃“龙头”祈好运
- • 大学生双创园孵化企业200家,中医药AI项目获千万融资,助力创新创业新篇章
- • 亳州开发区“标准地”改革扩面,企业购地成本直降30%,助力产业升级
- • 亳州四县联查“死人保”:利辛一村37名逝者仍领低保三年,揭开低保乱象背后的真相
- • 华佗故居修缮工程引发争议:村民抗议“拆真建假”,呼吁保护历史原貌
- • 亳州数字药都平台上线,区块链技术助力药材“全链溯源”
- • 冥婚产业链背后:女尸骨标价10万,盗墓贼专挖贫困户祖坟,令人发指!
- • “药都夜宴”汉服剧本杀爆火:游客化身华佗弟子,破解瘟疫谜案,体验古风悬疑之旅
- • “庄子文旅小镇”强拆民房,八旬老汉抱《南华经》睡废墟: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的冲突与反思
- • 农机补贴黑市猖獗:中介公然叫卖“假发票”,套补比例超40%
- • “打工大县”返乡潮:政府牵线,2000人本地就业服装厂助力家乡发展
- • 全球最大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年产能覆盖全国需求50%
- • 德国拜耳集团投资10亿欧元建全球中药创新研发中心,助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
- • 文化保护与开发冲突:庄子文旅小镇建设引发古宅拆除争议
- • 亳州创新举措:首推“神医华佗”数字IP,AI中医问诊系统接入全球200家医院
- • 百亿级生物医药产业园盛大开工,亳州携手修正药业等12家龙头共谋发展新篇章
- • 涡阳职校“辣椒全产业链”实训基地荣膺国家级示范基地称号
- • 亳州少年科学院揭牌,百名“小院士”踏上科技探索之旅
- • 中药养生之旅:漫步药市、沐浴药浴、品饮养生茶,老中医相伴讲解
- • “基金招商成效显著,30家被投企业跟投落户亳州,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亳州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基地投产,比亚迪项目助力万人就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 • 花戏楼小学非遗班学生流失严重:家长质疑二夹弦教育价值,呼吁重视学业成绩
- • 谯城-蒙城快速路通车首日突发塌陷:豆腐渣工程暴露四县利益链
- • 假发作坊雇佣扶贫户童工,12岁女孩日编15顶假发月薪仅500元:揭开贫困背后的黑暗面
- • 亳州乡村CEO年薪制试行,海归硕士返乡带火芍药产业
- • 民办学校高价挖角公立教师,乡镇中学月流失骨干教师5人,教育公平何在?
- • 非遗研学游陷阱:2980元中药炮制体验,竟是捣蒜游戏?
- • 亳州县域教师工资差距引发热议:谯城年薪比特岗教师高5万元,教育公平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