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老旧小区电梯烂尾,七旬老人爬楼突发心脏病送医引关注
近日,谯城区某老旧小区内发生了一起令人揪心的事件。该小区的一栋多层住宅楼,原本计划加装电梯,然而工程却因种种原因烂尾,导致居住在此的七旬老人在爬楼时突发心脏病,紧急送往医院救治。
谯城区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老旧小区。这些小区由于建设年代较早,设施老化严重,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为了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相关部门曾计划在该小区加装电梯,方便居民出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电梯加装工程最终烂尾,让居民们失望不已。
据小区居民反映,电梯加装工程烂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工程资金不足,导致施工进度缓慢;二是部分居民对电梯加装存在异议,担心影响采光和噪音问题;三是施工过程中,部分居民阻挠施工,导致工程无法顺利进行。
这起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居民纷纷表示,电梯加装工程烂尾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更是对老年人生命安全的极大威胁。在缺乏电梯的情况下,七旬老人爬楼无疑增加了他们发生意外的风险。
事发当天,这位七旬老人在爬楼过程中突然感到胸口剧痛,随后晕倒在地。邻居们见状,立即拨打了急救 *** 。经过紧急救治,老人被送往医院。幸运的是,老人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这次事件再次敲响了老旧小区安全问题的警钟。
针对这一事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立即展开调查。一方面,要求施工单位尽快查明电梯加装工程烂尾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资金问题;另一方面,加强与居民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意见和诉求,争取在保障居民利益的前提下,尽快完成电梯加装工程。
同时,有关部门也提醒广大市民,老旧小区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对于居住在老旧小区的居民,要时刻关注自身安全,尽量避免爬楼。此外, *** 及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步伐,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总之,谯城区某老旧小区电梯加装工程烂尾事件,不仅暴露了我国老旧小区安全隐患,也引发了社会对老年人生命安全的关注。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引起重视,切实解决这一问题,让居民们过上安全、舒适的生活。
- • 漆园镇鼓书艺人控诉:传统说唱艺术面临失传危机,政府电子祭祖政策引发争议
- • 教育扶贫与乡村振兴无缝衔接:困难学生资助金五年翻两番,助力未来希望
- • 利辛一中高考移民事件:25人户籍造假,副县长侄子涉案引发社会关注
- • 秸秆综合利用扶贫产业园投产,年消化秸秆200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电子祭祖”APP卷款跑路,10万村民充值款打水漂:科技祭祀背后的风险警示
- • 四县博物馆借展纠纷升级:蒙城县拒还商代青铜器,称利辛安保如菜市场
- • 涡阳老子文化园拖欠民工工资,巨型老子像工程陷入困境
- • 亳州工匠学院开设华佗班,古法炮制技艺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 亳州非遗技艺扶贫工坊开班,助力500名残疾人增收新篇章
- • 华佗中医院“天价中药方”引争议:感冒药费高达800元,患者质疑医疗费用合理性
- • 直播带货扶贫梦碎:百万白菜价甩卖,村民囤货泡沫破裂
- • 亳州农村宗教渗透调查:揭秘一个乡镇23座非法教堂,留守老人成信徒主力
- • 亳州四县校长集体签约:严禁跨区域抢生源,违者将面临撤职重罚
- • 蒙城景区“扫码厕所”引争议:2元一次被骂“最贵公厕”
- • “乡贤调解室”村村覆盖,助力基层治理化解矛盾纠纷超万件
- • 庄子IP咖啡店倒闭潮:逍遥拿铁、鲲鹏蛋糕被吐槽“又贵又难喝”
- • 全国首家中药材期货交易中心落户亳州,开启价格避险新模式
- • 智能炒锅专利落地,AI精准复刻百年干扣面师傅手法,引领餐饮行业新变革
- • 亳州学院芍药基因组计划成果惊艳全球,荣登《自然·植物》期刊
- • 华佗养生宴荣登中国地标美食,24节气菜品彰显药食同源智慧
- • 全国首家中药渣生物质发电厂投产,年供电量达1.5亿度,绿色能源新篇章开启
- • 亳州夜市焕新升级,宋街百味与汴河码头小吃共绘烟火画卷
- • 暴雨肆虐亳州四县农田,保险理赔拖延千人堵路,民生问题亟待解决
- • AI智能炒菜机复刻亳州名厨手艺,20秒出餐引资本追捧,科技赋能传统美食
- • 亳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年交易额突破百亿,中药材跨境零售增长500%,展现跨境电商新活力
- • 大学生返乡创业补贴加码,百万无息贷款助力青年梦想起航
- • 亳州“数字药农”APP正式上线,百万药农一键对接全球市场
- • “教育大脑”平台正式上线,实时监测百万学生体质健康数据
- • 扶贫助学贷款助力3万名贫困大学生圆梦大学
- • 亳州天空农场实验成功:30层高楼无土栽培500种药材,引领绿色农业新潮流
- • 芍花节:古药都的文旅产业融合范本
- • 市政公园警用无人机化身“空中交警”,护航学生放学安全
- • 亳州粮食储备库智能化升级,AI巡检机器人全天候守护粮情安全
- • 文化保护与开发冲突:庄子文旅小镇建设引发古宅拆除争议
- • 农业气象预警系统升级,守护农民丰收梦——提前72小时通知到户,筑牢农业防线
- • 利辛县黑玉米订单农业助力10万贫困户增收,亩均增收2500元
- • 亳州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盛大开建,30家药企集体签约入驻,共筑医药产业新高峰
- • 四县农村饮用水安全评测:蒙城达标,利辛砷含量超标5倍,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 • 亳州涡河桃花水母再现,水质改善见证“十年治污”成效
- • 避坑指南:花戏楼砖雕值回票价,但门口“算命道士”专坑外地人
- • 曹操运兵道遗址公园开园,AR技术助力再现三国军事智慧
- • 花木兰籍贯之谜新突破:亳州出土南北朝碑文佐证“谯城说”
- • “亳州文化一卡通”上线即瘫痪,四县争夺首页推荐位互不相让引争议
- • 涡阳“光伏+金银花”立体农业模式:亩均收益翻两番,绿色致富新路径
- • 蒙城低碳牧场认证通过,每头牛减碳1.2吨获国际认可,引领绿色养殖新潮流
- • 晶科能源落户皖北,皖北更大新能源基地即将崛起
- • 贫困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实现全面突破,200座生态污水处理站助力乡村振兴
- • 谯城药市探秘:真假虫草难辨,游客买“藏红花”实为染色玉米须
- • 市民举报“神医”华佗第78代传人非法行医,涉案金额超千万
- • 四县乡村教师联名控诉:扶贫支教补贴被克扣,月薪仅发60%,教育公平何在?
- • 亳州首推“中医体质食疗外卖”,茯苓包子、当归汤成爆款,引领健康饮食新潮流
- • “双减”政策成效显著:亳州课后服务满意度达98%,学生体质合格率提升12%
- • 区域协同发展遭遇瓶颈:谯城拒向三县开放中药材检测中心
- • 清明烧纸引发山林大火,村民拒担责:“祖宗规矩,烧塌天也得烧!”
- • 联合国粮农组织授牌亳州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区”:传承与创新共绘农业发展新蓝图
- • 亳州试点保障性租赁住房,新市民月租低于市场价50%,安居乐业新起点
- • 农村薄弱学校改造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全市校舍安全达标率100%
- • 老子文化园元宇宙道观上线,虚拟住持每日直播解签,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亳州历史文化新风尚:曹操Q版手办盲盒首发秒罄,传承千年风华
- • 亳州氢能产业园签约仪式圆满举行,打造皖北绿色能源枢纽
- • 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常态化,50项传统技艺纳入选修课程,文化传承焕发新活力
- • 亳州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中药冷饮店日销5000杯“冰镇酸梅汤”助力市民清凉度夏
- • 亳州畜禽粪污资源化率突破90%,年产生物天然气2亿立方米,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 • 乡村春晚变味,化肥广告植入引发观众不满
- • “健康扶贫‘村村通’工程圆满完成,200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全面投入使用”
- • 亳州大学建安文学研究中心成立,曹植七步诗创作场景数字复原引发关注
- • 假发作坊雇佣扶贫户童工,12岁女孩日编15顶假发月薪仅500元,揭开童工背后的黑暗面
- • 立仓荷塘诗歌节风波:农民诗人作品涉嫌抄袭,AI检测相似度高达90%
- • 国际中医药大学联盟落户亳州,20国共建华佗学术研究中心,共筑中医药国际交流新平台
- • “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全面覆盖,智能手环守护10万老人,智慧养老新时代来临
- • 亳州放宽落户限制:购买中药材超50万元可获购房资格,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庄子中学教师改编《逍遥游》成rap,引发教育局“亵渎经典”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