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戏楼百年大修竣工,三维扫描技术助力清代砖雕神韵再现

亳州新闻网 阅读:4 2025-07-05 12:39:27 评论:0

位于安徽省亳州市的著名古建筑——花戏楼,历经百年风雨,终于在近日完成了百年一度的全面大修工程。此次大修不仅恢复了花戏楼的历史风貌,更运用了先进的科技手段——三维扫描技术,成功还原了清代砖雕的神韵,为我国古建筑保护工作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花戏楼,又名大观楼,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是我国古代戏曲建筑的典范。它集戏台、楼阁、庙宇于一体,是我国现存规模更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戏曲楼。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和自然侵蚀,花戏楼在过去的岁月里饱受风雨侵蚀,部分砖雕和木结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亳州市 *** 决定对花戏楼进行百年一度的全面大修。此次大修工程历时两年,耗资数千万元。在修复过程中,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古建筑修复规范,力求恢复花戏楼的历史风貌。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修工程中,施工单位巧妙地运用了三维扫描技术,成功还原了清代砖雕的神韵。三维扫描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技术,通过扫描物体表面,获取物体表面的三维坐标信息,从而实现物体的三维重建。在花戏楼大修过程中,施工单位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对受损的砖雕进行了精确测量,为修复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三维扫描技术的帮助下,修复团队对受损的砖雕进行了精确修复。他们首先对受损砖雕进行三维扫描,获取其三维坐标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 *** 出精确的砖雕模具。接着,修复团队将模具与受损砖雕进行比对,找出差异,对模具进行微调,使其与受损砖雕完全吻合。最后,将修复好的砖雕安装回原位,使花戏楼恢复了往日的风采。

此次花戏楼大修的成功,不仅为我国古建筑保护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展示了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技术实力。三维扫描技术的应用,使得古建筑修复工作更加科学、精准,为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有力保障。

花戏楼百年大修的竣工,标志着我国古建筑保护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发扬工匠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贡献力量。同时,也要不断探索创新,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更多古建筑焕发新的生机,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安徽省亳州市新闻门户,整合政务动态、县区新闻、历史文化及民生热点,打造‘三个平台、一个智囊’的综合性信息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