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园深夜噪音扰民,居民无奈戴耳塞求安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冷链物流行业得到了迅速扩张。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其中之一便是冷链物流园的噪音扰民现象。近日,某市一居民小区的居民们反映,附近新建的冷链物流园深夜频繁卸货,噪音扰民严重,即便戴上耳塞,仍被深夜的卸货声惊醒。
据了解,该冷链物流园位于市区边缘,占地面积约500亩,是本市最大的冷链物流基地之一。自去年年底投入运营以来,园区内深夜频繁的卸货声,已经让周边居民苦不堪言。
“每天晚上11点左右,物流园就开始卸货,直到凌晨2、3点才结束,噪音非常大。”居民张先生表示,自从物流园建成以来,他每天晚上都要戴着耳塞才能入睡,否则就会被噪音惊醒。
“有时候,我半夜醒来,还能听到卸货的声音,感觉就像是在我家门口一样。”张女士也表示,深夜的噪音让她无法安心休息,影响了她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尽管居民们已经采取了戴耳塞等措施,但深夜的噪音仍然无法避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居民们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但效果并不明显。
“我们多次向物业和相关部门反映,但物流园的噪音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居民李先生表示,他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个问题,尽快采取措施,还他们一个安静的居住环境。
对此,记者联系了该市相关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已经收到居民们的反映,并将尽快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对于物流园深夜噪音扰民的问题,相关部门将督促园区加强管理,降低噪音污染。
据了解,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夜间噪声不得超过55分贝。而冷链物流园深夜的噪音明显超过了这一标准。居民们呼吁,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冷链物流园的监管,确保园区内的噪音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此外,居民们还建议,园区在深夜卸货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降低噪音,比如使用低噪音设备、合理安排卸货时间等。同时,园区也可以考虑在园区内设置隔音设施,减少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总之,冷链物流园深夜噪音扰民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让居民们享受到一个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
- • “苔干之乡”变“污染之源”:滞销菜农的绝望与涡河的哭泣
- • 谯郡张良智慧主题公园试运营,沉浸式体验《素书》治国韬略
- • 蒙城利辛合建留守儿童平台,90%通话记录造假引发社会关注
- • 涡河放生乱象:外来物种鳄龟挤占河道,渔民捕捞反遭信徒殴打
- • 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智能手环守护10万老人,智慧养老新时代来临
- • 亳州创新举措:首推“神医华佗”数字IP,AI中医问诊系统接入全球200家医院
- • 光伏板下种芍药,“农光互补”模式亩均收益破万元,农业发展新路径
- • 尉迟寺遗址重大发现:神秘玉琮出土,或揭示上古中原文化圈奥秘
- • 亳州首所专门学校成立,为个性化矫治问题青少年提供新路径
- • 欧盟认证亳州为“药食同源示范区”,出口额年增300%:中药走向世界的新里程碑
- • “曹操出行”电单车违规停放,3000辆车辆被城管集中扣押引发社会关注
- • 亳州烙画惊艳巴黎艺术展,“火针刺绣”技艺传承走向世界舞台
- • 彩礼贷暗涌扶贫村:小伙借贷50万娶妻,婚后全家奔波还债路
- • 彩礼新规引发争议:男方县城买房须加女方名,否则婚礼当日罢亲
- • 谯城中药材市场惊现“硫磺熏蒸”黑作坊,涉事企业被罚300万元,守护食品安全再出重拳
- • 涡阳蒙城争夺“庄子研学基地”:跨县教材标注引发口水战
- • 西淝河现万吨死鱼,警方锁定跨省化工废液倾倒团伙
- • 全国首家名人主题图书馆盛大开放,珍藏10万册曹氏宗族文献
- • 民办幼儿园学费两年涨60%,教育局回应“市场调节”遭家长联名投诉
- • 扶贫牛被盗宰,GPS追踪竟指向副县长家宴酒店冷库
- • 文化补贴分配不公引抗议:谯城独吞60%经费,三县拉横幅“求公平”
- • “扶贫助学贷款助力3万名贫困大学生圆梦大学”
- • 文化保护与开发冲突:庄子文旅小镇建设引发古宅拆除争议
- • 西淝河生态补偿机制全省推广,跨界治水获国务院表彰:绿色发展的典范
- • 全市乡村少年宫建设成果显著,留守儿童幸福成长
- • 古井贡酒携手药膳创新,醉仙鸡黄酒煨制引发美食狂欢
- • 亳州机场建设意外发现西汉古墓,考古队紧急接管施工区域
- • “六一战略”成效显著,皖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领跑,民间投资贡献率再创新高
- • 涡阳闸北镇创新实践“光伏羊”养殖新模式,绿色能源助力畜牧业发展
- • “电子祭祖”APP卷款跑路,10万村民充值款打水漂: *** 祭祖新骗局引发社会关注
- • 涡阳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刘兴连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
- • 庄子中学教师改编《逍遥游》成rap,引发教育局“亵渎经典”争议
- • 亳州农高区获批国家级园区,聚焦生物育种与数字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 • 亳州首推“神医华佗”数字IP,AI中医问诊系统助力全球200家医院提升医疗服务
- • 古井贡酒百亿扩能项目签约,白酒产业链配套企业纷纷落户,产业升级再掀热潮
- • 全球首部曹植歌剧《洛神》在亳首演,中西合璧唱响建安风骨
- • “无人农场”轧毁农田引械斗,企业称村民“敲诈赔偿金”:一场关于利益与和谐的冲突
- • 跨县虚拟扶贫项目:蒙城编造、涡阳招标、利辛洗钱背后的产业链解析
- • 农村公交减班致学生辍学,家长骑三轮车接送翻车酿惨剧:一场关于安全的警示
- • 百年酱菜坊启用区块链溯源技术,扫码即可查询38道古法腌渍全流程
- • 许褚文化研究会与北欧维京武士协会签约,共研冷兵器战术,推动文化交流新篇章
- • 农村污水治理站建设成果显著,水质达标率100%助力乡村振兴
- • 亳州博物馆荣膺国家一级馆称号,“药都千年”年度特展引百万人次观展
- • 非遗传承人评选黑幕:谯城药商挤占利辛柳编名额,揭示“财力决定文化价值”的争议
- • 亳州冬至药膳宴开席,百桌“华佗养生锅”飘香老街,传承千年养生文化
- • 亳州产业大脑上线,AI算法助力精准推送全球招商线索
- • “庄子生态村”变污水坑:养殖场粪便直排,村民举报三年无果
- • “共享药房”上线引发争议:百万押金门槛被指脱离民生需求
- • 非遗研学游陷阱:2980元中药炮制体验,竟是捣蒜游戏?
- • 中日韩药膳产业合作峰会永久会址落户亳州,共筑亚洲药膳产业新篇章
- • 马店孜镇复活“牛耕大赛”,耕牛 *** 躺平笑翻观众
- • 农村直播基地孵化“百名千万级村播”,线上年销农品破50亿,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西淝河生态养殖惨遭毒手,百万斤鱼一夜翻白肚,警方悬赏10万缉凶
- • 亳州青铜器修复技艺获国家级认证,千年文物焕发新生
- • 亳州数字药都平台上线,区块链技术助力药材“全链溯源”提升行业透明度
- • 谯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工半年,居民无奈爬楼抬患病老人就医
- • 安徽省亳州市某药企因违规变更生产地址被处以60万元罚款
- • “百家宴”食品安全风波:30人腹泻住院,主办方竟称“野菜本来就会拉肚子”
- • 亳州美食节闪耀纽约时代广场,药膳文化燃爆国际视野
- • 殡葬改革遭遇村民抵制:抬棺材堵镇政府,高喊“老子说生死自然”
- • “共享墓地”引宗族冲突:兄弟为安葬父亲骨灰砸毁出租墓穴
- • 亳州高校图书馆迈入数字资源共享新时代,文献获取实现零门槛
- • 涡阳干扣面工业化生产线投产,年产能突破5000万包,引领面食行业新篇章
- • 谯城社火大赛再创辉煌,30支高跷队精彩演绎二十四节气故事
- • 亳州美食产业蓬勃发展,年产值突破800亿,助力就业超50万人
- • 亳州打造全球最大中药主题机场,登机口命名别出心裁
- • 智慧农田气象站助力我国农业现代化,灾害预警精准到户
- • “苔干之乡”劳动课变争议:学生周末下田收割,教育局称“体验农耕”
- • 乡村教师匠心独运,秸秆教具荣获全国教育创新大赛金奖
- • 老子学院开讲“躺平哲学”:青年挤爆礼堂,学者批曲解无为思想
-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亳州协同创新园盛大开园,签约沪苏浙项目50个,共筑创新高地
- • 亳州首条轨道交通S1号线开建,无缝衔接高铁与机场,助力城市交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