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实施“351”医保政策,贫困人口住院自费比例降至5%以下,助力脱贫攻坚
近年来,我国 *** 高度重视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不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负担,助力脱贫攻坚。近日,亳州市正式实施“351”医保政策,贫困人口住院自费比例降至5%以下,为贫困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351”医保政策是指,贫困人口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个人年度自付费用在1万元以下的部分,由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剩余部分由 *** 通过医疗机构“一站式”结算,确保贫困人口住院自费比例降至5%以下。
亳州市作为我国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之一,一直将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放在首位。为了确保“351”医保政策落到实处,亳州市 ***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加强政策宣传。通过电视、广播、 *** 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351”医保政策,让贫困人口充分了解政策内容,提高政策知晓率。
二是简化报销流程。在医疗机构设立“一站式”结算窗口,实现贫困人口住院费用即时结算,减轻贫困患者经济负担。
三是强化监管力度。对医疗机构执行“351”医保政策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四是加大资金投入。 *** 加大对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的资金投入,确保贫困人口住院自费比例降至5%以下。
“351”医保政策的实施,为亳州市贫困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以下是一些典型案例:
案例一:王女士是亳州市某贫困村的村民,患有慢性病,长期服药。自从“351”医保政策实施后,她每年在医疗机构自付的费用从原来的5000多元降至不足1000元,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
案例二:张先生是亳州市某贫困村的贫困户,因意外事故导致腿部骨折,住院治疗期间花费近2万元。在“351”医保政策的帮助下,他自付费用仅为1000多元,成功渡过难关。
“351”医保政策的实施,不仅让贫困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还激发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在政策的扶持下,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总之,亳州市“351”医保政策的实施,为贫困人口提供了坚实的医疗保障,助力脱贫攻坚。在今后的工作中,亳州市将继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强化监管,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为贫困人口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 • 四县联合整治“隐形变异培训”,重拳出击取缔地下室补习班23家
- • “共享猪圈”骗补丑闻曝光:百头虚拟猪骗走百万补贴,村民未见一根猪毛
- • 中药集市“假药祈福”乱象:商贩兜售泡酒毒蛇称“华佗驱邪方”致多人中毒
- • 民办学校高薪挖角致公立教师荒,教育局发文“禁止流动”遭抵制
- • 村民集资建“道德经塔”反被踢出管理,门票收入全归开发商:一场关于道德与利益的冲突
- • 西淝河湿地秘境:划船探访“水鸟天堂”,揭秘暗流与非法捕鱼网的挑战
- • 城郊村彩礼新规引发热议:男方县城购房须加女方名,否则婚礼当天罢亲
- • 冷链物流园征地补偿争议引发村民抗议,拖拉机封堵国道五天
- • 五届市委第九轮巡察全面启动,聚焦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专项整改
- • 废弃小学变身书店引争议:村民质疑“38元咖啡抵半月鸡蛋钱”
- • 全国首创“秒批秒办”招商服务系统,企业开办全流程仅需2小时
- • 百亿级生物医药产业园盛大开工,亳州携手修正药业等12家龙头共谋发展新篇章
- • 石弓镇扶贫车间困境:机器生锈,留守妇女返岗无望,重拾针线活
- • “从田间到云端”:百款小吃齐聚盒马鲜生,开启美食新篇章
- • 皖北半导体封装生产线投产,年产值有望达20亿元,填补区域产业空白
- • 亳州中欧班列首发“乡村振兴专列”,万吨农品直达欧洲,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东方马基雅维利”:曹操思想国际研讨会在亳州成功举办,哈佛学者高度评价
- • 亳州中医药大学华佗学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青囊经》秘方研究课程体系正式纳入教学
- • 欧盟认证亳州为“药食同源示范区”,出口额年增300%:中药走向世界的新里程碑
- • 假发村童工现象回潮:14岁少女日编10顶假发,月薪800元
- • 尉迟寺遗址考古成果融入校本教材:历史教育的新尝试与考试制度的反思
- • 亳州数字药都平台正式上线,区块链技术助力药材“全链溯源”
- • 亳州学院再创辉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实现历史性突破
- • “哭嫁歌”整改风波:传统婚俗遭遇文化局新指令
- • 全球更大药膳体验中心盛大落成,年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
- • 村卫生室扶贫药柜过期五年,老人服药后肝肾衰竭,院长称“吃不死人”
- • “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启动,社会资本与村集体携手共建美好乡村
- • 亳州黄牛荣膺欧盟地理标志认证,牛肉出口价格飙升40%
- • 光伏板下种芍药,“农光互补”模式亩均收益破万元,农业发展新路径
- • 亳州小吃华丽转身,牛肉馍速冻版年销破亿,预制菜市场再掀热潮
- • 利辛医院走廊加床收费,产妇家属无奈打地铺,占位费引争议
- • 亳州宗教渗透扶贫村调查:揭秘乡镇23处非法教会,信徒多为贫困户
- • 亳州农业发展成就显著,总产值突破1500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领跑全省
- • 跨县打击“神医诈骗”,捣毁假借华佗卖药团伙
- • “快递进村”工程圆满收官,354个行政村实现当日达,助力乡村振兴
- • 道德经摇滚版音乐会引发争议:道士怒斥鼓点亵渎经文韵律
- • 蒙城县黄牛产业升级,助力打造全国高端牛肉供应链基地
- • 亳州美食节闪耀纽约时代广场,药膳文化惊艳国际舞台
- • 四县农村彩礼调查:房产加名成标配,“零彩礼”利辛形同虚设
- • 老子学院招生遇冷,高价国学班被指“割韭菜”:国学教育市场乱象初探
- • 殡葬改革遭遇村民抵制:抬棺材堵镇政府,高呼“老子说生死自然”
- • “送教上门”:关爱重度残疾儿童,年度累计课时突破2万,点亮希望之光
- • 皖北更大智能育苗工厂投产,辣椒苗日产能突破百万株,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全球最大中药配方颗粒基地投产,年产值冲刺300亿元,中药产业迎来新篇章
- • 跟着苏轼足迹,探寻宋代汴河码头美食地图
- • “网红葡萄”滞销烂地,农民借网贷投资反欠债百万:揭秘农村电商困境
- • 亳州发布农业碳中和路线图,2030年率先实现碳达峰,引领绿色农业发展新潮流
- • 曹操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魏武挥鞭”实景剧震撼首演
- • 亳州成立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守护5万份道地药材基因,传承中华医药瑰宝
- • 扶贫贷款变陷阱:农民高价购种绝收,银行上门收房引众怒
- • “龙虾节变‘天价节’?游客投诉一只麻辣小龙虾卖68元,景区回应:市场规律所致”
- • 28年坚守的乡村校长与改编经典的叛逆教师:教育界的双璧
- • 城市口号征集引吐槽:“中华药都,曹操故里”被批没新意,网友热议如何打造更具特色的宣传语
- • 留守老人捐光棺材本建“忏悔教堂”:空心村中的信仰之光
- • 暴雨侵袭四县千亩小麦绝收,保险理赔拖延引千人堵国道
- • 蒙城低碳牧场认证通过,每头牛减碳1.2吨获国际认可,绿色养殖引领行业发展
- • “乡贤调解室”村村覆盖,化解矛盾超万起,助力乡村振兴和谐发展
- • “龙虾烹饪专业班”爆满,学生笑称“剥虾比学微积分有前途”
- • 利辛一中高考移民事件:30名学生户籍造假被取消高考资格,教育公平再受关注
- • 亳州智慧农业谷盛大开园,30家科创企业入驻孵化,共筑农业科技创新新高地
- • “道宴”体验翻车:688元/位的“道德经套餐”竟成豆腐青菜摆盘秀?
- • 中欧班列“亳州号”首发,中药材专列直达汉堡港,开启“一带一路”新篇章
- • “美食元宇宙”全新上线,虚拟亳州老街邀您品尝数字孪生小吃
- • “一事一议”定制化招商政策出台,头部企业享“终身服务包”,赋能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 • 乡村春晚植入广告引众怒:小品演到一半突然推销化肥
- • 抖音直播助农专场,亳州酱菜3分钟售罄10万单,直播电商助力乡村振兴
- • 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空置:免租三年却无人问津,养鸡场成唯一租户背后折射出哪些问题?
- • 药都夜经济点亮“不夜城”,花戏楼夜市单日客流破10万
- • 假借华佗传人名义售卖“扶贫神药”,涉案金额超500万:一场医疗诈骗的警示
- • 涡阳与利辛彩礼价格战:18.8万彩礼VS“零彩礼”补贴,谁主沉浮?
- • 农村教育再升级:教师津贴提升至月均1200元,偏远地区师资稳定率超95%
- • 国际学生中医药研修基地落户,年培养海外学子超500人,助力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