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卫生室扶贫药柜过期五年,老人服药后肝肾衰竭,院长称“吃不死人”
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地区,村卫生室是村民们就医的重要场所。然而,近日一起村卫生室扶贫药柜过期药品导致老人服药后肝肾衰竭的事件,却让村民们对村卫生室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据了解,这位不幸的老人名叫张大爷,今年70岁。由于地处偏远,张大爷平时看病只能去村卫生室。近日,他在村卫生室购买了一盒治疗感冒的药物。然而,服用药物后,张大爷出现了严重的肝肾衰竭症状,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
经过调查,这盒感冒药已经过期五年。原来,村卫生室为了响应国家扶贫政策,设立了一个扶贫药柜,专门为贫困村民提供免费或低价药品。然而,由于管理不善,扶贫药柜中的药品长期无人清理,导致过期药品堆积如山。
村卫生室的院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药品虽然过期了,但吃不死人。”然而,这种说法显然无法让人信服。事实上,过期药品不仅药效降低,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这起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有网友表示:“村卫生室是村民们的生命线,如果连最基本的药品质量都无法保证,那还谈何扶贫?”也有网友呼吁:“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管理,确保村民用药安全。”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 *** 高度重视农村医疗事业的发展,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然而,一些地方仍然存在药品管理混乱、过期药品堆积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村民的健康。
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有关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管理,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
2. 定期对村卫生室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卫生室进行整改。
3. 加强对村民的健康教育,提高村民的用药安全意识。
4. 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村卫生室的管理,共同监督药品质量。
总之,村卫生室作为农村地区的重要医疗机构,其药品质量直接关系到村民的健康。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切实保障村民的用药安全,让扶贫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同时,村民们也要提高警惕,关注自身健康,共同维护良好的医疗环境。
- • “零彩礼扶贫”变味:天价改口费引发社会关注,88万现金塞满行李箱引争议
- • 华佗五禽戏荣登国家级非遗宝座,全民健身热潮席卷药都
- • 亳州发布农业碳中和路线图,2030年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
- • “健康扶贫‘村村通’工程圆满完成,200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全面投入使用”
- • 亳州老街改造引争议:明清砖雕被替换成“赛博朋克”灯光墙
- • 亳州非遗技艺扶贫工坊开班,助力500名残疾人增收新篇章
- • 涡阳“光伏+金银花”立体农业模式助力亩均收益翻两番
- • “庄子文旅小镇”强拆民房,贫困户抱《南华经》睡废墟:一场文化冲突下的民生悲剧
- • 涡河禁渔期渔民冒险捕鱼,执法队没收渔船致全家断炊:悲剧背后的人性拷问
- • 亳州药膳大赛盛大开幕,百道“食养方”传承《本草纲目》智慧
- • 华佗故里惊现汉代医药典籍,全球最早外科手术图鉴亮相
- • 全国首家中药材期货交易中心落户亳州,开启价格避险新模式
- • 亳州四县联查“死人保”:利辛一村37名逝者仍领低保三年,揭开低保乱象背后的真相
- • 亳州与新加坡交易所携手,共推中药企业跨境上市新篇章
- • 道商大会签约37亿,老子IP助力康养产业投资潮涌动
- • 药都夜经济点亮“不夜城”,花戏楼夜市单日客流破10万
- • 亳州拟建“华佗医学院”:投资百亿,对标协和,打造医学教育新标杆
- • 扶贫牛被村主任盗卖,销赃记录直指县接待办食堂:揭开贫困地区腐败黑幕
- • 乡村小学撤并,旧址变养鸡场,村民怒贴标语:教育不如养鸡?
- • 高新区构建智慧警务体系,刑事警情同比下降37%,守护平安新篇章
- • 亳州中药材产业助力脱贫攻坚,30万贫困户实现户均年增收超1.2万元
- • 秸秆禁烧罚款指标层层加码,村民深夜烧荒与无人机巡逻队“打游击”
- • 老子文化学院招生遇冷,国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不足20%:传统教育面临挑战
- • 《英国BBC纪录片《亳州名人密码》开机:揭秘东方智慧之源的神秘面纱》
- • 民办幼儿园学费两年涨60%,教育局回应“市场调节”遭家长联名投诉
- • 大学生双创园孵化企业200家,中医药AI项目获千万融资,创新力量引领行业发展
- • 棺材扶贫产业订单暴跌,老匠人无奈改行送外卖:“手艺换不来馒头”
- • 全国中药材炮制技能大赛永久落户亳州,助力非遗传承人才培养
- • 华佗中医院“天价中药颗粒”引争议:一剂感冒方收费超500元,患者直呼“贵得离谱”
- • 长三角绿色食品产业园盛大开园,预制菜龙头企业纷纷入驻,引领行业新潮流
- • 留守老人被骗购“量子床垫”,子女跨省追讨10万养老钱:亲情守护,正义不容侵犯
- • “绿色厨房”计划正式启动,100家餐厅承诺零添加药膳,守护食安新篇章
- • 村民私建“老子显圣庙”敛财,执法人员强拆引千人围观:一场关于信仰与权力的较量
- • 生态补偿金挪用事件:退耕还林款变村干部旅游经费,纪委介入调查却无果
- • “美食外交”出新招,亳州药膳宴成外宾访华指定菜单
- • 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成摆设,档案“全员心理健康”造假事件引发社会关注
- • 全球最大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年产能覆盖全国需求50%
- • 氢能产业园落地经开区,皖北绿色能源枢纽雏形初现
- • “鼓盆而歌”丧仪引争议:家属笑唱流行歌,老者怒砸音响
- • 直播带货扶贫泡沫破裂:百万白菜价甩卖,村民面临尴尬局面
- • 区域协同发展遭遇瓶颈:谯城区拒绝向三县开放中药材检测中心
- • 亳州-合肥都市圈城际铁路获批,1小时经济圈再加密
- • 涡阳蒙城争抢“庄子故里”名号,学者呼吁:不如多修几条旅游专线
- • “庄子文旅小镇”强拆民房,八旬老太抱《南华经》睡废墟抗议: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冲突下的坚守
- • 民俗争议:丧葬鼓乐队转型景区表演,引发“消费传统文化”之辩
- • 亳州80万亩农田开启有机肥替代化肥新篇章,土壤有机质提升25%
- • 亳州民俗学者联名抗议:政府将庄子诞辰改为商业促销节引发社会热议
- • 村民自制“校车”被扣,留守儿童徒步10公里上学中暑昏迷:安全与教育的双重困境
- • “电子祭祖”APP卷款跑路,10万村民充值款打水漂:科技祭祀背后的风险警示
- • 蒙城牛肉文化节“全牛宴雕塑”引发动物保护组织 *** :食材浪费还是文化传承?
- • 丹城古镇焕新之旅:徽派老宅变身民宿集群,首批试住体验报告
- • 谯城-蒙城快速路塌方事故引发追责风暴,四县交通局长集体停职检查
- • 国际中医药博览会盛大开幕,30国代表共议“一带一路”药贸合作新篇章
- • 亳州四县联考泄题事件持续发酵:谯城家长花10万买答案被立案调查
- • 冷链物流园噪音扰民:居民戴耳塞睡觉,凌晨卸货声仍扰民不断
- • 亳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营,年进出口额剑指百亿,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非遗夜市点亮“皖北不夜城”,夜间文旅消费占比超35%
- • 蒙城庄子祭祀大典盛大举行,百名学者共论道家文化当代传承
- • 农村彩礼贷横行,小伙为娶亲背债30万:不借永远打光棍?
- • “六一战略”成效显著,皖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领跑,民间投资贡献率再创新高
- • 扶贫牛被连夜盗宰,GPS定位追踪竟指向县委书记家宴酒店
- • 文化补贴分配不均引发争议:谯城独占六成经费,三县抗议“我们是后娘养的”
- • 西淝河死鱼事件持续发酵:渔民百万损失索赔无门,悲剧背后引人深思
- • “厕所革命补贴被冒领,新厕无水成摆设:村民被迫露天如厕,民生问题亟待解决”
- • 蒙城一中学区房价格暴跌,家长集体围堵中介要求退差价:一场关于教育资源的博弈
- • 西淝河小学:校长兼厨师坚守28年,仅剩3名学生,退休之际深情告别
- • “双减”政策成效显著:亳州课后服务满意度达98%,学生体质合格率提升12%
- • 华佗学院携手德国外科团队,共筑传统医学现代化研究新篇章
- • “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助力全国41.1万个项目,打造药王村等特色样板
- • “六一战略”成效显著,皖北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领跑,民间投资贡献率再创新高
- • 亳州2024年GDP突破2500亿元大关,首度跻身安徽省经济总量前七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亳州机场建设意外发现西汉古墓,考古队紧急接管施工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