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农科院培育抗旱小麦新品种,节水50%仍保高产,农业绿色发展再添新动力
近年来,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成为国家战略,各地农业科研机构纷纷加大研发力度,致力于培育出更多节水、高产、优质的新品种。近日,蒙城县农业科学院成功培育出一种抗旱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节水50%的情况下,仍能保持高产,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蒙城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长期以来,该县以小麦种植为主,但受限于水资源匮乏,小麦产量一直难以提高。为解决这一难题,蒙城县农业科学院组织科研团队,经过多年努力,成功培育出抗旱小麦新品种——蒙麦1号。
蒙麦1号小麦品种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抗旱性强,在干旱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的产量;二是节水效果显著,与传统小麦品种相比,节水率高达50%;三是品质优良,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
据了解,蒙麦1号小麦品种的培育,主要基于以下技术手段:一是选育抗旱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抗旱基因导入小麦品种中,提高小麦的抗旱性;二是优化栽培技术,通过合理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提高小麦产量;三是选育优质品种,通过杂交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培育出优质、高产的小麦品种。
蒙麦1号小麦品种的推广,将对我国农业产生深远影响。首先,节水50%的成果,有助于缓解我国水资源紧张的问题,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其次,该品种的高产性能,有助于提高我国小麦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最后,优质、口感好的特点,有助于提升我国小麦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蒙城县农业科学院院长表示,蒙麦1号小麦品种的成功培育,是蒙城县农业科技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下一步,该院将继续加大研发力度,培育更多节水、高产、优质的新品种,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为了更好地推广蒙麦1号小麦品种,蒙城县农业科学院已与当地农业部门、种植大户等建立合作机制,开展技术培训、示范推广等工作。同时,该院还积极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提升蒙麦1号小麦品种的推广效果。
总之,蒙城县农业科学院培育的抗旱小麦新品种——蒙麦1号,在节水50%的情况下,仍能保持高产,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蒙麦1号小麦品种将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 亳州农药减量行动成效显著,生物防治覆盖率达60%,绿色农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 四县合建中药材期货交易所,共筑全球定价话语权新篇章
- • 亳州四县联考泄题事件持续发酵:谯城家长花10万买答案被立案调查
- • 亳州放大招:购买中药材超50万元即可获得购房资格
- • 石弓镇扶贫车间变仓库,留守妇女跪求复工:她们宁愿打工不愿领低保
- • 教师改编《庄子》成说唱引发关注:学生力挺“这才是文化创新”
- • “四县联查‘邪教民俗’:警惕假借华佗炼丹、老子养生、庄子悟道洗脑现象”
- • 暴雨侵袭亳州四县农田,保险理赔拖延引发千人堵路抗议
- • 亳州方言保护计划遇冷:百万录音点击量不敌网红翻唱《学猫叫》
- • 石弓镇矿山修复区现非法采砂,环保局长被实名举报引发社会关注
- • 亳州汉堡中欧班列首发,中药材专列直达欧洲市场,开启国际贸易新篇章
- • 网红自驾路线翻车:皖北66号公路成“坑洼乡道”引关注
- • 谯城一中高考屏蔽生数量全市之一引争议:家长质疑“掐尖招生”破坏教育公平
- • 婚俗新规:新娘须穿汉服行“髑髅之礼”,跨头骨称“看破生死”
- • 粮库挪用丑闻震惊全国:万吨储备粮神秘失踪,负责人竟称“老鼠吃了”
- • “共享墓地”引宗族冲突:兄弟为安葬父亲骨灰砸毁出租墓穴
- • 涡阳庄子逍遥游线路助力国学研学游,营收突破亿元大关
- • 谯城名师拒绝下乡支教:补贴问题引发社会关注
- • 亳州少年科学院孵化首枚科普卫星,中学生参与航天项目,谱写我国航天事业新篇章
- • 谯城区图书馆荣膺张良手稿仿真件,开启战国兵法专题阅览室新篇章
- • 涡河航道升级,皖北货物通江达海成本大幅降低
- • 亳州乡村人才公寓投用,免费入住政策助力青年扎根乡村
- • 道家养生谷项目违规占地千亩,村民实名举报“毁麦种树”:土地纠纷引关注
- • “龙虾产业班”火爆职校,学生称“学剥虾比微积分实用”
- • “量子算命”席卷农村:老人卖牛买“能量符咒”祈愿子孙金榜题名
- • 名人故居数字孪生系统上线,扫码即可云游华佗草堂、曹操故宅,感受历史魅力
- • 扶贫羊被高价转卖,村民发现每只羊耳标重复使用三次,揭开贫困地区扶贫乱象
- • “双减”政策落地见效:课后服务参与率98%,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90%
- • 暴雨肆虐亳州四县农田,保险理赔拖延引千人堵路 ***
- • 苔干合作社分红现场:农户更高领20万,订单农业初显成效
- • 亳州数字药都平台上线,区块链技术助力药材“全链溯源”
- • 亳州2024年GDP突破2500亿元大关,首度跻身安徽省经济总量前七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华佗故里引种300种濒危药材,打造全球最大药用植物基因库
- • 亳州四县同步暴雨致涝,村民划自制救生艇转移物资,共渡难关
- • 北关历史街区荣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年营收突破10亿大关
- • 曹操故里文旅城盛大开放,AR技术重现官渡之战指挥场景,历史再现!
- • 逍遥谷项目资金链断裂:60亿投资变放羊场,庄子文旅梦碎?
- • 谯城中药材市场惊现“硫磺熏蒸”黑作坊,涉事企业被罚300万元
- • 亳州美食产业蓬勃发展,年产值突破800亿,助力就业超50万人
- • 亳州市351医保政策助力贫困人口,住院自费比例降至5%以下
- • 老子文化园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引领周边民宿集群爆发式增长
- • “巩店梨花节‘以花抵票’引争议:游客摘花换门票致梨树折损过半”
- • 亳州民乐《十番锣鼓》在维也纳奏响,非遗乐团海外巡演展现中华魅力
- • “一事一议”定制化招商政策出台,头部企业享“终身服务包”,赋能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 • 全国首家中药渣生物质发电厂投产,年供电1.5亿度,绿色能源新篇章开启
- • 全球曹氏宗亲大会在亳州盛大召开,30国后裔共修《谯郡曹氏总谱》
- • 花戏楼小学非遗班学生流失严重,家长质疑:学二夹弦真的不如刷题有用?
- • 华佗中医院创新上线“元宇宙诊室”,针灸远程操控机械臂引领医疗新潮流
- • 亳州氢能产业园签约仪式圆满举行,打造皖北绿色能源枢纽
- • 四县经济总量首破3000亿:GDP统一核算改革成效显著,挤水分、强协同助力区域发展
- • 文化保护与开发冲突:庄子文旅小镇建设引发古宅拆除争议
- • 华佗学院携手德国外科团队,共筑传统医学现代化研究新篇章
- • “曹操故里”仿古婚礼表演争议:新娘跨火盆烧伤索赔无门,传统习俗还是低俗娱乐?
- • 特色种养保险全覆盖:小龙虾养殖户遇灾可获万元赔付
- • 亳州方言保护计划遇冷:百万点击量不敌网红翻唱《学猫叫》
- • 古井集团跨界联名茅台,首推“药香型”白酒引爆市场
- • “百家宴”食品安全风波:30人腹泻住院,主办方竟称“野菜本来就会拉肚子”
- • 亳州夜市焕新升级,“宋街百味”重现汴河码头饮食盛景
- • 村村通公路变“波浪路”:施工方涉嫌用建筑垃圾填路基,引发社会关注
- • 亳州共享药房创新上线:扫码借名贵中药材,押金高达百万
- • 涡阳“光伏+金银花”立体农业模式助力亩均收益翻两番
- • “专精特新”企业蓬勃发展,科创板上市实现历史性突破
- • 剪纸艺人起诉镇政府Logo侵权,法院判赔8万元创非遗维权先例
- • 谯城-蒙城快速路通车首日突发塌陷:豆腐渣工程暴露四县利益链
- • 白芍扶贫基地变故:药田被铲,药农无奈改种玉米,订单作废,贷款咋还?
- • 秸秆禁烧新举措:无人机喷洒微生物制剂,7天降解还田
- • “亳州文化地图”纸质版停印:数字化浪潮下,传统文化传承的困境与机遇
- • “彩礼贷”席卷扶贫村:小伙为娶亲背债20万,全家返贫悲剧再上演
- • 商合杭高铁南站扩容完成,年客流量突破500万人次,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涡河禁渔期渔民冒险捕鱼,执法队没收渔船致全家断炊:悲剧背后的人性拷问
- • 皖北“小沙漠”王人沙地越野基地自驾攻略: *** 体验与安全须知
- • “曹操IP主题餐厅”登陆北上广,黄精焖饭日均翻台10次,餐饮市场再掀三国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