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中药配方颗粒集采落地亳州,平均价格降幅超56%,助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全国最大规模的中药配方颗粒集中采购在安徽省亳州市成功落地。此次集采涉及的中药配方颗粒品种繁多,涵盖了临床常用的多个中药配方颗粒,平均价格降幅超过56%,这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用药负担,也为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亳州市作为“中国药都”,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完善的中医药产业链,是全国中药材集散地。此次集采的落地,标志着亳州市在推动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悉,此次集采共涉及200余个中药配方颗粒品种,采购总量达到数万吨。在集采过程中,各生产企业积极报价,竞争激烈,最终平均价格降幅达到56%。这一降价幅度在中药配方颗粒领域尚属首次,对于降低患者用药成本、提高中医药服务可及性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集采的成功落地,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亳州市政府的积极推动。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发展。亳州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发挥当地中医药资源优势,积极推动中药配方颗粒集采工作。
在集采过程中,亳州市政府联合相关部门,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了集采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亳州市还建立了完善的中药配方颗粒质量监管体系,确保集采药品的质量安全。
此次集采的落地,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1. 降低患者用药负担:集采后,中药配方颗粒价格大幅下降,患者用药成本得到有效降低,有利于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
2. 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集采有助于推动中药配方颗粒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
3. 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集采药品质量得到保障,有利于提高中医药服务的整体水平。
4. 推动中医药国际化:集采的成功实施,有助于提升我国中药配方颗粒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总之,全国最大中药配方颗粒集采在亳州的落地,标志着中医药事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在今后的发展中,亳州市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
- • 谯城区试点“绿电积分”项目,居民低碳行为可兑换生活用品
- • “从田间到云端”:百款小吃齐聚盒马鲜生,开启美食新篇章
- • 北关历史街区商户集体罢市:文旅集团强收30%流水分成引发争议
- • 石弓镇矿山修复区现非法采砂,环保局长被实名举报,环保监管何去何从?
- • 亳州辣椒产业联盟成立,谯城辣椒酱迈向国际市场
- • “网红葡萄”滞销变饲料,果农投资反欠百万:一场农业投资的悲喜剧
- • 假发作坊雇佣扶贫户童工,12岁女孩日编15顶假发月薪仅500元,揭开童工背后的黑暗面
- • 古井镇征地补偿款被截留,村民抗议行动引发社会关注
- • 亳州市全面实施贫困家庭学生营养餐全覆盖,每日补助标准提升至6元
- • 药膳创意大赛黑马频出:95后用玛咖配臭豆腐称“朋克养生”
- • 亳州首所“零碳校园”建成,太阳能发电满足全年用电需求
- • “美食元宇宙”盛大上线,虚拟亳州老街邀您品尝数字孪生小吃
- • 亳州张良祠遗址考古新发现:黄石公授书地或为真实存在
- • 假发作坊雇佣扶贫户童工:12岁女孩日编18顶假发月薪仅400元
- • 亳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年交易额突破150亿,中药材跨境直播引领行业新潮流
- • 揭开跨县迷信诈骗网的神秘面纱:谯城制符、涡阳培训神棍、利辛下乡敛财
- • 全球首部曹植歌剧《洛神》在亳首演,中西合璧唱响建安风骨
- • 亳州市实施“351”医保政策,贫困人口住院自费比例降至5%以下,助力脱贫攻坚
- • 农村公交停运致学生辍学,家长骑三轮翻车悲剧频发,谁来守护孩子们的求学路?
- • “全球药膳论坛”发布亳州标准,引领国际认证体系构建新篇章
- • 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探秘非遗技艺毫州牛肉馍的 *** 奥秘
- • 涡阳职高强制学生进电子厂实习,教育局回应:校企合作合规
- • 全国首个“农业元宇宙”实验室落户亳州,开启虚拟农田指导现实种植新纪元
- • 老子文化节变传销大会:千人交5万拜“道商导师”,实则兜售三无保健品
- • 谯城糖糕大赛盛大启幕,百名师傅展“空心不露馅”绝技
- • “巩店梨花节‘以花抵票’引发争议:游客摘花换门票致梨树折损过半”
- • 亳州放大招:买中药材超50万元即可获得购房资格
- • 全国首单中药材期货交割在亳完成,白芍合约首日成交破5亿,推动中药材市场迈向新纪元
- • 留守老人被骗买“量子保健床垫”,子女跨省追讨养老钱:一场家庭养老困境的反思
- • 涡阳“光伏+金银花”立体农业模式推广,亩均收益翻两番,绿色致富新路径
- • 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在亳州成功上线,农民种地额外增收新机遇
- • 亳州学院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共建硕士联合培养点,共育中医药人才新篇章
- • 扶贫车间变“僵尸厂房”:机器未开先倒闭,留守妇女集体 *** 讨薪
- • “校园午餐工程”:中央厨房助力20万学生,日供餐能力领跑全省
- • “空中交警”助力市政公园,护航学生放学安全
- • 我国特教资源中心实现县区全覆盖,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高达99.8%
- • 亳州学院芍药基因组计划成果惊艳全球,荣登《自然·植物》期刊封面
- • 西淝河污染严重,鱼虾绝迹,渔民无奈喝农药逼环保局现场检测
- • 亳州农村电商产业园启用,农产品冷链物流损耗显著降低70%
- • 淮河生态经济带乡村振兴联盟正式成立,亳州荣任轮值主席
- • 扶贫车间造假产业链揭秘:空壳公司开假工资单,专骗国家配套资金
- • 婚礼闹伴娘致精神分裂,男方家族扬言:“老祖宗规矩闹不起别嫁!”引发社会热议
- • 蒙城数字检察技术突破:小额诉讼大数据模型助力办案效率提升
- • 西淝河小学:校长兼厨师坚守28年,仅剩3名学生,退休之际深情告别
- • 亳州乡村“百家宴”开席,百道药膳联结邻里乡情
- • “结对式扶贫”:助力干部与贫困户实现100%结对,共筑美好未来
- • “专精特新”企业蓬勃发展,科创板上市实现历史性突破
- • 华佗故居修缮中惊现《青囊经》补遗篇,针灸图谱首度公开,中医瑰宝重现世间
- • 庄子祠实景剧《逍遥游》全息投影技术引争议,观众调侃“鲲鹏似塑料风筝”
- • 村民集资建“南华经塔”却禁本地人入内,外地游客收费888元: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的争议
- • 生态补偿金挪用丑闻:退耕还林款变身村干部旅游经费,纪委介入调查终无果
- • 秸秆禁烧罚款指标层层加码,村民深夜烧荒与无人机巡逻队“打游击”
- • 马店孜镇复活“牛耕大赛”,耕牛罢工躺平笑翻观众
- • 谯城区智慧教育示范区建成,AI课堂全面覆盖10万中小学生
- • 首款“亳州标准”中药配方颗粒出口欧盟,打破技术壁垒,开启中医药国际化新篇章
- • 名人故居数字孪生系统上线,扫码即可云游华佗草堂、曹操故宅,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 • 5G赋能智慧牧场,黄牛养殖迈向全程数字化——蒙城黄牛养殖产业迎来新篇章
- • 废弃小学改书店引争议:村民感叹“38元咖啡抵半月鸡蛋钱”
- • 亳州大鼓书方言保护计划启动,百年非遗曲目抢救在行动
- • 非遗二夹弦走进校园,传统戏曲焕发青春活力
- • 构建健康防线,助力脱贫攻坚——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100%,慢性病送药上门全覆盖
- • 涡河航道升级,物流成本大幅降低,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丧事请脱衣舞团成标配,家属称“不跳就是丢庄子故里的人”:传统习俗与现代观念的碰撞
- • 亳州贫困家庭学生营养餐全覆盖,每日补助标准提至6元,助力学子健康成长
- • 残疾人扶贫补贴提标,月均发放800元,助力残疾人群体共奔小康
- • 二十四节气养生茶饮研发成功,亳菊+枸杞茶饮引领白领养生新潮流
- • 彩礼贷暗涌扶贫村:小伙借贷50万娶妻,婚后全家奔波还债路
- • 古井集团跨界联名茅台,首推“药香型”白酒引爆市场
- • 亳州四县扶贫资金审计疑云:谯城区千万补贴去向之谜
- • 全省最大预制菜产业园落户亳州,瞄准长三角万亿市场
- • 利辛红薯粉条出口量再创新高,欧美素食圈掀起“东方魔粉”热潮
- • 五禽戏传人敛财真相:老人倾尽养老金购买盗版“祖传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