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经开区荣膺国家级绿色园区,万元GDP能耗降幅显著

近日,我国亳州经开区凭借其在绿色发展领域的卓越表现,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园区。这一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亳州经开区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的肯定,更是对其未来发展的极大鼓舞。
亳州经开区位于安徽省亳州市,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该区紧紧围绕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入选国家级绿色园区,标志着亳州经开区在绿色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了解,亳州经开区万元GDP能耗下降18%,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该区在节能降耗方面的成果。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亳州经开区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企业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发展。同时,该区还加大了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推动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降低能源消耗。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亳州经开区紧紧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这些产业具有高技术含量、低能耗、低污染的特点,为该区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亳州经开区还积极引进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绿色项目,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为了实现绿色发展目标,亳州经开区还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该区不断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监管,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此外,亳州经开区还积极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营造了良好的绿色发展氛围。
入选国家级绿色园区,对亳州经开区来说,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在未来的发展中,亳州经开区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首先,亳州经开区将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引导企业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发展。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其次,亳州经开区将加大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应用力度,推动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同时,该区还将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研发节能环保新技术,为区域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亳州经开区还将进一步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监管,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同时,该区还将积极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营造良好的绿色发展氛围。
总之,亳州经开区入选国家级绿色园区,是对其在绿色发展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果的肯定。在未来的发展中,亳州经开区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我国绿色发展事业贡献力量。
- • 石弓镇石碑拓印体验火爆:千年摩崖石刻遭遇“到此一游”涂鸦,传统文化传承引热议
- • 亳州农科院携手华为研发“神农AI”,精准预测病虫害爆发时间,助力农业现代化
- • “脱贫户被强摊美丽乡村捐款,拒交者取消低保资格:政策执行中的争议与反思”
- • “老人捐光低保金建‘赎罪教堂’,子女报警无果:教会渗透扶贫村之谜”
- • “共享墓地扶贫引宗族血战,兄弟持铁锹争穴葬父”:一场悲剧背后的社会思考
- • 谯城万亩芍药花海盛放,农旅融合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亳州药企携手创新,抗新冠中药制剂荣获欧盟GMP认证,助力全球抗疫
- • 亳州中央厨房产业园盛大投产,日加工药膳预制菜200吨,引领健康美食新潮流
- • RCEP亳州服务中心挂牌,中药出口关税再降15%,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
- • 京东亳州智能物流港启用,皖北商贸物流枢纽地位再升级
- • 《亳州历史名人全录》全球首发,记录千年文化瑰宝
- • 非遗柳编大师李广云收徒门槛引热议:熟背《道德经》前十章成新标准
- • 蒙城肉牛托管养殖模式助力贫困户增收,零成本年分红5000元
- • 抖音直播助农专场,亳州酱菜3分钟售罄10万单,直播电商助力乡村振兴
- • 涡河航道升级助力物流降本增效,实现30%成本节约
- • 庄子生态村变臭水沟:养鸡场粪便直排村民饮用水源地,环境危机亟待解决
- • 跨县假种子产业链:蒙城包装、涡阳贴牌、利辛会销洗脑
- • 马店孜镇“复活”牛耕大赛,耕牛 *** 躺平笑翻观众
- •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医药产业学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定向培养3000名药工助力产业发展
- • 亳州首所专门学校成立,为个性化矫治问题青少年提供新途径
- • 涡河航道疏浚发现元代沉船,瓷器碎片改写商贸史新篇章
- • 合肥都市圈结对帮扶,百名科技特派员下乡助农,共筑乡村振兴梦
- • 谯城辣椒产业联合体挂牌,小农户抱团闯国际市场
- • 蒙城牛肉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50亿,全程追溯保障食品安全
- • 芍花节盛况空前,农旅融合助力增收超10亿
- • 泥塑曹操非遗工坊盛大开馆,百件作品精彩呈现三国风云
- • 名人故居数字孪生系统上线,扫码即可云游华佗草堂、曹操故宅,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 • 亳州民乐《十番锣鼓》在维也纳奏响,非遗乐团海外巡演展现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 • 残疾人扶贫补贴提标,月均发放800元,助力残疾人群体共奔小康
- • 亳州贫困家庭学生营养餐全覆盖,每日补助标准提至6元,助力学子健康成长
- • 药农抗议“订单农业陷阱”:企业压价拒收,万吨白芍烂在地里
- • “利辛‘假发村’年产值破5亿,村民靠接发手艺盖起小洋楼”
- • 亳州中药材产业助力脱贫攻坚,30万贫困户人均年增收超1.2万元
- • 比亚迪投资50亿建亳州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基地,助力亳州经济发展,创造万人就业岗位
- • 老子文化园周边摊贩遭遇暴力取缔,残疾摊主痛哭:活路被断!
- • “五育融合”评价体系发布,学生成长档案数字化全覆盖:教育改革迈入新时代
- • “哭嫁歌”整改风波:传统婚俗遭遇文化局“改哭为笑颂党恩”指令
- • “五年投入衔接资金超100亿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紧密融合”
- • “涂鸦墙上的庄子:年轻人“躺平庄子”画作引发文化局“恶搞”争议”
- • 乡村春晚变味,化肥广告植入引发观众不满
- • 跨县黑车产业链曝光:景区间拼车乱象丛生,投诉 *** 形同虚设
- • 亳州首座万象城开工,皖北商业能级再升级,城市繁华新篇章即将开启
- • 涡阳干扣面文化节盛大开幕,千米长桌千人同食创纪录
- • 晶科能源落户皖北,皖北更大新能源基地即将崛起
- • 皖北民歌大赛冠军疑云:方言歌词竟是AI生成,评委直言听不懂
- • “零彩礼”现象催生天价改口费:新娘敬茶喊妈一次收费1万元,婚俗变味引热议
- • “五清一改”行动助力286个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
- • “美食盲盒列车”首发,乘客体验曹操贡酥、华佗蜜饯的独特风味
- • 深度调查:亳州旅游收入暴涨背后,原生文化正在加速消亡?
- • 数字农业云平台上线:四县农田数据实时共享,防灾效率倍增
- • 农村薄弱学校改造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全市校舍安全达标率100%
- • 药都夜经济点亮“不夜城”,花戏楼夜市单日客流破10万
- • 亳州大数据交易中心挂牌,助力中医药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 • 蒙城县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正式启用,5000名儿童享受课后托管公益服务
- • 大学生双创园孵化企业200家,中医药AI项目获千万融资,创新力量引领行业发展
- • 光伏板惨遭冰雹砸毁,村民反背贷款怒拆设备抵债:悲剧背后的民生困境
- • 谯城名校跨县招生叫停,利辛家长呼吁“掐尖毁县中”
- • 亳州全域旅游卡疑云重重:免费宣传背后藏猫腻,另购“服务包”成隐形陷阱
- • 预制菜产业园瞄准长三角市场,年产能规划突破百亿元,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老子文化节变传销舞台:千人交5万拜“道商导师”,兜售三无保健品
- • 全国首家中药渣生物质发电厂投产,年供电量达1.5亿度,绿色能源新篇章开启
- • 假发村童工现象回潮:14岁少女日编10顶假发,月薪仅800元
- • 跨县假种子产业链曝光:蒙城包装、涡阳贴牌、利辛下乡推销
- • “深夜冷链物流园噪音扰民,居民戴耳塞仍被卸货声惊醒:寻求宁静生活的困境”
- • 亳州港千吨级航道通航,皖北外贸企业物流成本直降40%:外贸物流新篇章开启
- • 留守老人深陷光伏扶贫套路:屋顶装板欠债5万,发电量不足承诺1/3
- • 欧盟认证亳州为“药食同源示范区”,出口额年增300%,中医药走向世界再迈新步伐
- • 古井贡酒百亿扩能项目签约,白酒产业链配套企业纷纷落户,产业升级再掀热潮
- • 亳州小吃华丽转身,牛肉馍速冻版年销破亿,预制菜市场再掀热潮
- • “零彩礼”政策遇冷,女方家长改收“教育基金”:婚嫁观念的转变与挑战
- • 亳州发布农业碳中和路线图,2030年率先实现碳达峰,引领绿色农业发展新潮流
- • 亳州畜禽粪污资源化率突破90%,年产生物天然气2亿立方米,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