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老人深陷光伏扶贫套路:屋顶装板欠债5万,发电量不足承诺1/3
近年来,光伏扶贫作为一种新型的扶贫方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地方却出现了光伏扶贫套路,让留守老人陷入了困境。近日,就有留守老人反映,他们在屋顶安装光伏板后,不仅没有享受到预期的收益,反而背负了5万元的债务,发电量也远低于承诺的1/3。
据了解,这位留守老人所在的村庄,为了响应国家光伏扶贫政策,鼓励村民在屋顶安装光伏板。在村委会的推荐下,老人与一家光伏公司签订了安装合同。合同约定,光伏板安装完成后,老人可以享受国家补贴和发电收益。然而,在安装过程中,老人却发现光伏板的质量存在问题,且安装费用远高于预期。
安装完成后,老人开始享受发电收益。然而,实际发电量却与承诺的发电量相差甚远。原本承诺的年发电量可达1.5万千瓦时,实际发电量却只有5000千瓦时,仅为承诺的1/3。这意味着,老人不仅无法享受到预期的收益,反而要承担高昂的电费。
更让老人无法接受的是,在安装光伏板的过程中,光伏公司以各种理由收取了5万元的费用。这笔费用包括光伏板安装费、设备费、维护费等。老人表示,在签订合同时,并未被告知这些费用,而是在安装过程中被强制收取。
面对这种情况,老人多次与光伏公司协商,但均未得到满意答复。无奈之下,老人向当地政府反映情况。然而,当地政府对此事也显得无能为力,表示光伏扶贫项目由上级部门负责,他们无法干涉。
留守老人深陷光伏扶贫套路,不仅损失了钱财,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一事件暴露出光伏扶贫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监管不力、合同不规范、利益输送等。
首先,光伏扶贫项目的监管不力是导致此类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在光伏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光伏公司的监管,确保项目质量、发电量和补贴发放等环节的合规性。
其次,合同不规范也是导致留守老人损失的重要原因。在签订合同时,光伏公司应明确告知老人各项费用,并确保合同内容真实、合法。同时,老人也应提高警惕,仔细阅读合同条款,避免上当受骗。
最后,利益输送也是导致此类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光伏公司在实施光伏扶贫项目时,与当地政府、村委会等存在利益输送,导致项目质量、发电量和补贴发放等方面出现问题。
总之,留守老人深陷光伏扶贫套路的事件,提醒我们在推广光伏扶贫政策时,要注重监管、规范合同、杜绝利益输送,确保政策真正惠及贫困群众。同时,留守老人也应提高自身维权意识,遇到问题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 扶贫牛被村主任盗卖,屠宰记录直指县委接待办宴会厅:揭开权力滥用背后的黑幕
- • 亳州机场圆满完成验证试飞 为年内正式通航奠定坚实基础
- • 亳州农村扶贫饮水工程造假丑闻:利辛砷超标井被贴“安全达标”封条
- • 村民集资建“南华经塔”却禁本地人入内,外地游客收费888元: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的争议
- • 村医集体辞职潮席卷而来:医保垫付压垮卫生室资金链
- • 村民集资建“道德经塔”反被踢出管理,门票收入全归开发商:一场道德与利益的较量
- • 暴雨成灾,四县扶贫项目绝收,保险理赔拖延引发千人卧轨 ***
- • 留守老人电商培训变网贷陷阱:8万负债买“虚拟流量课程”
- • 全球首部曹植歌剧《洛神》在亳首演,中西合璧唱响建安风骨
- • 村民自制“校车”被扣,留守儿童徒步10公里上学中暑昏迷:安全与教育的双重困境
- • 社区团购“土榨香油”掺假风波:检测含致癌物黄曲霉超标5倍,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
- • 全国首创“秒批秒办”招商服务系统,企业开办全流程仅需2小时
- • 古井镇婚宴攀比风潮:白酒年份原浆成标配,贫困户借高利贷撑场面
- • 谯城名师拒绝下乡支教:补贴问题引发教育公平讨论
- • 农村薄弱学校改造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全市校舍安全达标率100%
- • 暴雨肆虐亳州四县农田,保险理赔拖延千人堵路,民生问题亟待解决
- • 传统蓝印花布数字化复刻,AI助力还原失传百年草木染配方
- • “扶贫超市”线上线下联动,48小时助滞销农货直达长三角,助力乡村振兴
- • 亳州农村低保金遭“死人保”套取:利辛一村37人去世仍领补贴,背后真相令人震惊!
- • 古井集团携手茅台跨界联名,重磅推出首款“中药白酒”引爆市场
- • 引江济淮工程亳州段通水,皖北千万人告别缺水历史
- • 无人农场收割机意外轧毁农田,村民索赔反遭企业威胁:有本事告!
- • “亳州文化一卡通”上线即瘫痪,四县争夺首页推荐位互不相让引争议
- • 三国文化嘉年华盛大开幕,夏侯惇眼罩、曹植酒樽等文创单品热销
- • 秸秆禁烧罚款指标层层加码,村民深夜烧荒与无人机巡逻队“打游击”
- • 养生潮,让千年古城亳州更青春了
- • 民办学校高价挖角公立教师,乡镇中学月流失骨干教师8人:教育资源的失衡引发关注
- • 乡村振兴人才学院揭牌,助力三年培养10万新农人
- • 谯城创新举措:推行“家长执照”制度,考试不合格者不得参与家长会
- • 华佗诞辰1890周年纪念:全球视野下的中医盛会
- • 谯城辣椒全产业链实训基地荣膺国家级示范基地,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尉迟寺遗址保护区违建农家乐引发争议,文物局执法遭遇暴力围攻
- • 特斯拉签约亳州建设皖北新能源服务中心,推动区域绿色发展
- •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凭什么是它?
- • 亳州黄牛荣获欧盟地理标志认证,牛肉出口价格飙升40%
- • 亳州芍花海音乐节盛大启幕,吸客50万,助力农特产品销售破亿
- • 亳州锅盔夹卤肉荣膺“安徽老字号”,日销量突破3000个,供不应求!
- • 万亩亳芍种植园盛大开放采摘,游客亲自动手制作芍药花蜜酱
- • 亳州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中药冷饮店日销5000杯“冰镇酸梅汤”助力市民清凉度夏
- • 亳州首条云轨试运行首日突发故障,数百乘客高温下滞留2小时
- • 丧葬乐队跳脱衣舞引争议,村民辩解:“热闹不起来就是子孙不孝!”
- • 四县博物馆借展纠纷升级:蒙城县拒还商代青铜器,称“利辛安保像菜市场”
- • 尉迟寺遗址考古成果助力历史教材升级,蒙城文明起源章节新增
- • 亳蚌城际铁路开工,1小时直达合肥都市圈,助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 • 白芍扶贫基地变故:药田被铲,药农无奈改种玉米,订单作废,贷款咋还?
- • “老子IP”争夺战升级:涡阳与河南鹿邑隔空互怼“故里正统”
- • 四县乡村教师流失严重:谯城年薪高2万,利辛村小只剩代课老人
- • 秋日摄影黄金路线:湿地候鸟、千年银杏与万佛塔落日的绝美邂逅
- • 亳州数字药都平台正式上线,区块链技术助力药材“全链溯源”
- • 庄子祠堂抽签连环骗:游客必遇“血光之灾”,解厄费更低2888元,揭秘迷信背后的利益链
- • 亳州冬至药膳宴华佗养生锅开席,百桌盛宴引食客争相打卡
- • 古井酒文化博览园荣膺国家工业遗产称号,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
- • 涡阳“光伏+金银花”立体农业模式推广,亩均收益翻两番
- • 谯城中药材市场惊现“硫磺熏蒸”黑作坊,涉事企业被罚300万元,守护食品安全再出重拳
- • 亳州大学建安文学研究中心成立,曹植七步诗创作场景数字复原再掀学术热潮
- • “零彩礼扶贫”变味:天价改口费引发社会关注,88万现金塞满行李箱引争议
- • 职教中心涉嫌克扣学生实习工资,校长辩称资金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 • 全国首家中药材期货交易中心落户亳州,开启价格避险新模式
- • 华佗五禽戏荣登联合国非遗预备名录,全球学员突破百万大关
- • 亳州大数据交易中心挂牌,助力中医药数据要素价值激活
- • “危房改造清零工程助力3.2万户贫困家庭迈向美好生活”
- • 高新区构建智慧警务体系,刑事警情同比下降37%,安全防线再升级
- • “三治融合”治理模式入选乡村振兴全国示范:创新之路助力乡村发展
- • “利辛‘零彩礼’政策反致辍学率上升:14岁少女被迫订婚换彩礼,社会现象引发关注”
- • 蒙城汽车工业学校与江淮汽车共建“厂中校”,订单培养率100%,助力人才培养新篇章
- • “庄子梦蝶”光影艺术展引争议:投影仪过热烧毁展馆窗帘,艺术与安全的边界何在?
- • 西淝河污染重创扶贫鱼塘,养殖户绝望饮百草枯,环保局长现场检测环保问题
- • 大学生创业园孵化企业150家,中医药AI项目获亿元融资,助力创新创业新篇章
- • 亳州“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翻番,科创板上市实现零突破: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利辛好人”评选涉嫌刷票,10万买票丑闻曝光引发社会关注
- • “六一战略”成效显著,皖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领跑,民间投资贡献率再创新高
- • 涡河航道升级助力物流降本增效,实现30%成本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