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玉米“芯粒分离”技术全国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不断创新,其中,安徽省亳州市在玉米种植领域取得的一项重要技术突破——“芯粒分离”技术,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这项技术不仅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而且秸秆的综合利用率达到了惊人的98%,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芯粒分离”技术是将玉米芯与玉米粒进行分离,从而实现玉米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在传统玉米加工过程中,玉米芯往往被当作废料处理,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而“芯粒分离”技术的应用,使得玉米芯得到了有效利用,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
亳州市作为我国重要的玉米种植基地,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提高玉米产业的综合效益。在“芯粒分离”技术的研发过程中,亳州市农业部门联合科研院所,经过多年努力,终于成功研发出这一先进技术。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 提高产量:通过“芯粒分离”,玉米芯得到了充分利用,从而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2. 节能减排:传统玉米加工过程中,玉米芯燃烧产生大量废气,而“芯粒分离”技术则避免了这一现象,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
3. 资源化利用:玉米芯分离后,可用于生产饲料、生物质颗粒、木屑等,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4. 降低成本:与传统玉米加工相比,“芯粒分离”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在“芯粒分离”技术的推广过程中,亳州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引导农民和企业应用这一技术。目前,该技术已在亳州市及周边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8%。这一成果得到了国家农业农村部的充分肯定,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据了解,全国推广“芯粒分离”技术后,预计每年可节约玉米芯约100万吨,减少秸秆焚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这一技术的推广还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总之,亳州玉米“芯粒分离”技术的全国推广,标志着我国农业绿色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同时,也希望广大农民和企业能够积极应用这一技术,共同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 • “东方马基雅维利”:曹操思想国际研讨会在亳州成功举办,哈佛学者高度评价
- • 传统村落保护再升级:15村入选名录,200栋百年古宅焕新颜
- • 道商大会签约37亿,老子IP助力康养产业投资潮涌动
- • 无人机夜间巡逻引村民不满,殡葬改革激化矛盾
- • 西淝河生态补偿机制显成效,渔民年增收2万元转产护水员
- • “涂鸦墙上的庄子:年轻人“躺平庄子”画作引发文化局“恶搞”争议”
- • 利辛特教学校募捐资金被指挪用,聋哑生三年未换助听器电池引发社会关注
- • 非遗研学游陷阱:2980元中药炮制体验,竟是捣蒜游戏?
- • 特教资源中心县区全覆盖,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迈向99.8%:照亮特殊教育的希望之光
- • 亳州招商直播常态化,云端签约项目年成交额突破200亿
- • 华佗学院携手德国外科团队,共铸传统医学现代化新篇章
- • 光伏+中药材复合种植模式年收益破百万,绿色农业新篇章
- • 石弓镇教师宿舍成危房,支教老师睡课桌照片刷屏网络,引发社会关注
- • “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启动,社会资本与村集体携手共建美好乡村
- • 江淮汽车蒙城基地盛大投产,新能源物流车年产能突破10万辆
- • “中欧班列‘亳州号’首发,中药材专列直达汉堡港,开启国际物流新篇章”
- • “网红葡萄”滞销变“猪食”,果农借高利贷投资反欠百万,农业转型路在何方?
- • “亳州文化一卡通”上线即瘫痪,四县争夺首页推荐位互不相让引争议
- • 全国首推“招商信用保险”, *** 为企业落地风险兜底
- • 首届“华佗养生文化节”盛大开幕,全球中医名家齐聚论道
- • 《曹操诗词大会》央视热播,三国主题文旅收入激增50%,文化传承与旅游融合再掀热潮
- • 涡河渔民禁渔期偷捕被扣船,全家喝农药逼 *** “给条活路”
- • 《亳州历史名人全录》全球首部出版,见证千年文化传承
- • 亳州青铜器修复技艺荣获国家级认证,千年文物焕发新生
- • “非遗”亳州大鼓书方言保护计划启动,抢救百年曲目
- • 蒙城汽车工业学校与江淮汽车共建“厂中校”,订单培养全覆盖,共育汽车行业精英
- • “曹操出行”电单车违规停放,3000辆车辆被城管集中扣押引发社会关注
- • “脱贫榜样巡回宣讲”助力培育千名致富带头人,共筑乡村振兴梦
- • 公益林碳汇交易试点:为贫困户开辟增收新路径
- • 冷链物流园噪音扰民:居民戴耳塞睡觉,凌晨卸货声仍扰民不断
- •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医药产业学院揭牌,定向培养千名药工,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亳州彩礼变革:现金变房产,利辛“零彩礼”遭遇尴尬
- • 隐忧:庄子大道商业体空置率攀升,招商遇冷待破局
- • 亳州产业大脑上线,AI算法助力精准推送全球招商线索
- • 改厕补贴被村干部冒领,新厕所成“摆设”:农村环保工程遭遇尴尬困境
- • 涡阳“智慧麦田”再创辉煌,小麦单产突破820公斤领跑皖北
- • “跟着古诗游亳州”争议:曹操作诗地立满广告牌,学者痛心疾首
- • 谯城秸秆综合利用创新助力3D打印建材出口东南亚
- • 扶贫车间变酒厂仓库,留守妇女控诉:补贴去向不明,村委涉嫌挪用?
- • 民办学校高价挖角公立教师,乡镇中学月流失骨干教师5人,教育公平何在?
- • 亳州拟建“华佗医学院”:投资100亿,对标协和,打造医学教育新标杆
- • 假借华佗传人名义售卖“扶贫神药”,涉案金额高达500万,法律严惩不容姑息
- • 西淝河湿地秘境:划船探鹭鸟天堂,摄影师蹲守日出攻略
- • 华佗诞辰纪念日升格为国际中医药文化节,30国代表共襄盛举
- • 涡阳苔干出口价暴涨300%,韩国企业包机抢购原材料,揭秘火爆背后的原因
- • 非遗柳编大师李广云收徒门槛引热议:熟背《道德经》前十章成新标准
- • 亳州加入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跨区域协作激活外向型经济新活力
- • “电子祭祖”APP卷款跑路,10万村民充值款打水漂: *** 祭祖新骗局引发社会关注
- • 亳州二夹弦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百年戏班下乡演出超百场,传承民间艺术瑰宝
- • 扶贫车间空壳公司被曝光:虚构员工名单套取国家补贴超千万
- • 亳州学院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共建硕士联合培养点,共育中医药人才新篇章
- • “利辛柳编申遗成功:传统技艺传承者老匠人因订单被机器取代悲剧离世”
- • “四县联查‘死人保’”:利辛某村连续五年给亡者发扶贫款,扶贫政策如何落到实处?
- • 亳州学院再创辉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实现历史性突破
- • 留守老人捐光低保金建“忏悔堂”——教会渗透扶贫村的另类扶贫现象
- • 漆园镇鼓书艺人控诉:传统说唱艺术面临失传危机,政府电子祭祖政策引发争议
- • 老子文化园争议:耗资10亿的仿古建筑群被批“文化主题公园”
- • 乡村春晚变味:化肥广告植入,小品促销歌硬唱,观众直呼过瘾
- • 全国更大中药配方颗粒集采落地亳州,价格平均降幅56%,助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 • 小麦赤霉病致绝收,种子公司拒赔:农民自留种遭遇“正规渠道”困境
- • 全国首家中药渣生物质发电厂投产,年供电量达1.5亿度,绿色能源新篇章开启
- • 亳州产业大脑正式上线,实时监测千家企业经济运行,助力产业升级
- • 皖北江南胡集镇:徽派建筑竟是水泥仿制,游客笑称“买家秀现场”
- • 中日韩药膳产业合作峰会永久会址落户亳州,共绘药膳产业新蓝图
- • 蒙城汽车工业学校与江淮汽车共建“厂中校”,订单培养率100%,助力人才培养新篇章
- • “百姓评理说事点”村村覆盖,基层矛盾化解率超95%,构建和谐乡村新局面
- • 谯城实验高中创新“AI中医诊断课”引热议:学生调侃“把脉机器人总说我肾虚”
- • 亳州连续8年获省级脱贫考核“好”等次,彰显脱贫攻坚成果
- • “曹操脸谱盲盒”首发售罄,传统戏曲元素引爆二次元圈
- • 庄子大道绿化工程涉嫌腐败:百万一棵银杏树,次年枯死率超70%
- • “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全面覆盖,智能手环守护10万老人,智慧养老新时代来临
- • “泥塑曹操”非遗工坊开馆,三国群雄雕塑震撼亮相,传承千年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