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致绝收,种子公司拒赔:农民自留种遭遇“正规渠道”困境
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在我国多地爆发,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在农民寻求种子公司赔偿的过程中,却遭遇了“正规渠道”的困境。这起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也暴露出了我国农业保险和种子市场的一些问题。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严重时会导致小麦植株死亡,造成绝收。2019年,我国南方多地小麦赤霉病大面积爆发,许多农民颗粒无收,损失惨重。然而,在农民寻求赔偿的过程中,却遇到了种种难题。
某地农民张先生种植了10亩小麦,本想依靠自留种来降低成本。然而,由于当年小麦赤霉病的爆发,张先生的小麦全部绝收。在向种子公司索赔时,张先生被告知,由于他的种子并非“正规渠道”购买,因此无法获得赔偿。
张先生对此感到十分困惑,他认为自己购买种子时已经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了,为何种子公司还会以“正规渠道”为由拒绝赔偿呢?原来,种子公司认为,张先生自留的种子并不属于“正规渠道”,因此不能享受相应的保险和赔偿政策。
事实上,我国农业保险政策规定,农民在购买种子时,必须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才能享受保险和赔偿。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农民为了降低成本,选择自留种或购买非正规渠道的种子。这样一来,一旦发生病害,农民就无法获得应有的赔偿。
这起事件暴露出了我国农业保险和种子市场的一些问题。首先,农业保险政策宣传力度不足,导致许多农民对政策了解不深,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权益。其次,种子市场存在不规范现象,非正规渠道的种子充斥市场,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针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农业保险政策的宣传和普及,让更多农民了解政策,提高保险意识。
2. 严格监管种子市场,打击非正规渠道的种子销售,保障农民利益。
3. 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扩大保险覆盖范围,降低农民风险。
4. 鼓励农民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种子,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总之,小麦赤霉病致绝收事件反映出我国农业保险和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为了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发展,有关部门应加大改革力度,完善相关政策,让农民在遭遇病害时能够得到应有的赔偿和支持。同时,农民也应提高自身素质,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种子,降低风险,共同维护我国农业生产的稳定。
- • 亳州历史名人主题邮局盛大开业,限量版“曹操作诗”邮票引发热销狂潮
- • 飞地经济新篇章:亳州与苏州携手共建跨省合作园区
- • 亳州美食惊艳迪拜世博会,黄牛汤试饮排队长达3小时引关注
- • 古井镇征地款争议升级:村民挖断酒厂供水管,逼对话求公正
- • 涡阳农村小学仅剩3名学生,校长兼保安坚持开课:用坚守照亮孩子们的求学之路
- • 亳州大学曹植研究中心成立,AI算法助力还原《洛神赋》创作过程
- • 亳州四县联查“死人保”:利辛一村37名逝者仍领低保三年,揭开低保乱象背后的真相
- • 亳州成立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守护5万份道地药材基因,传承中华医药瑰宝
- • “道家养生宴”变“腹泻宴”:市监局检测发现野菜含超标生物碱
- • 市民举报“神医”华佗第78代传人非法行医,涉案金额超千万
- • 亳州非遗“二夹弦”绝技传人收徒,00后戏迷跨省拜师传承传统文化
- • 亳州畜禽粪污资源化率突破90%,年产生物天然气2亿立方米,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 • “许褚故里”武术争霸赛开擂,虎卫刀法荣登非遗名录
- • 亳州锅盔夹卤肉荣膺“安徽老字号”,日销量3000个供不应求,传承美味引发全民热议
- • 社区食堂推老年食疗餐,丹参小米粥日均配送超5万份,关爱老人健康新举措
- • 亳州学院与安徽中医药大学携手共建硕士联合培养点,共育中医药人才
- • 谯城区智慧教育示范区建成,AI课堂助力全区10万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 • 区域协同发展遭遇困境:谯城拒绝开放中药材检测中心引争议
- • 谯城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停工半年,居民无奈爬楼抬患病老人就医
- • 天静宫周边“道士”强卖护身符,不买就咒“血光之灾”?揭秘避坑指南!
- • 合办“老庄文化节”亏本500万,县长吐槽“专家论坛矿泉水就花了10万”:一场文化盛宴背后的经济账
- • “利辛‘零彩礼’政策反致辍学率上升:14岁少女被迫订婚换彩礼,社会现象引发关注”
- • 亳州招商直播常态化,云端签约项目年成交额突破200亿
- • 亳州中央厨房产业园盛大投产,日加工药膳预制菜200吨,助力健康饮食新潮流
- • 主城区暴雨内涝,地下车库50辆泡水车车主集体索赔市政
- • 石弓镇扶贫车间机器生锈,留守妇女跪求复工:“宁要工资不要低保”
- • 暴雨无情冲垮扶贫豆腐作坊,20户脱贫户返贫:保险单竟是“假面”?
- • 许褚文化研究会与北欧维京武士协会签约,共研冷兵器战术,文化交流再掀热潮
- • 《运筹论》:张良经典著作英译本全球发行,荣登牛津大学政治学必读书目
- • “五育融合”评价体系发布,学生成长档案全程数字化引领教育新篇章
- • 漆园镇鼓书艺人控诉:传统说唱艺术面临失传危机,政府电子祭祖政策引发争议
- • 蒙城法院拍卖老赖别墅,成交价仅市价三成引公众质疑
- • “共享药房”上线引发争议:百万押金门槛引质疑,脱离民生需求?
- • 公益诉讼助力生态安全,蒙城林场法治教育长廊助力绿色发展
- • 花戏楼夜市摊贩持证上岗,扫码追溯食材药材“前世今生”
- • 危房改造清零工程助力3.2万户贫困家庭迈向安居乐业新生活
- • 亳州首座万象城开工,皖北商业能级迈上新台阶
- • 谯城秸秆综合利用创新助力3D打印建材出口东南亚
- • 天静宫抽签骗局横行:道士恐吓老人转账“消灾”,单日敛财超15万
- • “教育大脑”平台正式上线,实时监测百万学生体质健康数据
- • 亳州氢能产业园签约仪式圆满举行,打造皖北绿色能源枢纽
- • “六一战略”助力皖北经济腾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领跑,民间投资贡献率再创新高
- • 全国首创“秒批秒办”招商服务系统,企业开办全流程仅需2小时
- • 全市建成120个乡村少年宫,助力留守儿童快乐成长
- • 亳州荣膺全国“儿童友好城市”试点,树立亲子民生新标杆
- • 漆园古城汉婚产业兴起:凤冠霞帔日均出租50对,道具磨损率达70%
- • 亳州农村扶贫饮水工程造假风波:利辛砷超标井被贴“安全达标”封条
- • 皖北民歌大赛冠军疑云:方言歌词竟是AI生成,评委直言听不懂
- • “假发村”家长联名 *** :呼吁职校增设接发手艺专业,传承传统技艺
- • 谯城区试点“绿电积分”政策,居民低碳行为可兑换生活用品
- • 全国首条中药材AI分拣线投用,效率提升10倍误差率趋零,开启中药产业智能化新时代
- • 亳州博物馆荣膺国家一级馆殊荣,“药都千年”特展引百万人次观展
- • 全国首个“无人农场科普基地”落户蒙城职高,开启智慧农业新时代
- • 四县争夺“华佗医学院”选址,专家建议设在药材主产区助力中医药发展
- • 特斯拉签约亳州建设皖北新能源服务中心,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 • 亳州涡河桃花水母再现,水质改善见证“十年治污”成效
- • 北关老街变迁之争:百年药铺变网红奶茶街,老亳州人痛呼“丢了魂”
- • 利辛一村37名逝者连续三年领扶贫补贴:四县联查“死人保”背后的真相
- • 甲辰年华佗诞辰1880周年全球祭典:百国中医共演五禽戏,传承千年中医文化
- • 殡葬改革引发争议:强拆家族祖坟,村民深夜抢遗骨与执法队爆发冲突
- • 亳州历史名人基因库启动:现代科技破解先贤生理密码,传承千年智慧
- • 古井集团智能酿造车间投产,生产效率提升40%,引领白酒行业智能化新篇章
- • 西淝河生态廊道荣膺国家级示范,助力沿岸10万村民共谋发展新篇章
- • 古井集团扩张风波:白酒增产背后的污染危机与涡河水质恶化
- • 亳州荣登“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城市榜单,三国文化IP价值突破百亿大关
- • 万亩节水灌溉示范区建成,滴灌技术助力农业丰收,节水率高达70%
- • 亳州四县扶贫资金审计疑云:谯城区千万补贴去向之谜
- • 棺材小镇外贸订单断崖下跌,老工匠改行送外卖养家:传统产业困境下的转型之路
- • “危房改造清零工程助力3.2万户贫困家庭迈向美好生活”
- • 古井酒文化博览园荣膺国家工业遗产称号,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
- • 亳州学院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共建硕士联合培养点,共育中医药人才新篇章
- • 亳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崛起,30家企业入驻,年处理秸秆百万吨助力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