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态农场示范县落户利辛,稻渔共生模式助力农民增收

亳州新闻网 阅读:1 2025-08-22 16:39:36 评论:0
全国生态农场示范县落户利辛,稻渔共生模式助力农民增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生态农业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近日,全国生态农场示范县落户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这一举措不仅为利辛县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更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利辛县地处淮北平原,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良好条件。此次全国生态农场示范县的落户,旨在通过推广稻渔共生等生态农业模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稻渔共生是一种将水稻种植与鱼类养殖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它既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在利辛县,稻渔共生模式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采用稻渔共生模式,每亩稻田的增收可达4000元,这对于农民来说,无疑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稻渔共生模式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效,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稻渔共生模式能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鱼类可以消耗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同时,鱼类排泄的粪便又是水稻生长的肥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其次,稻渔共生模式能够提高农产品的品质。稻渔共生模式下,水稻生长环境得到了改善,稻米品质得到了提升。同时,鱼类养殖也为市场提供了优质的水产品,丰富了农产品种类。

再次,稻渔共生模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在稻渔共生模式下,稻田生态系统得到了完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提高。这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利辛县作为全国生态农场示范县,将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稻渔共生等生态农业模式的普及推广。具体措施包括: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采用稻渔共生模式的农民给予补贴,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二是加强技术培训。组织农业专家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农民掌握稻渔共生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三是搭建产销平台。通过电商平台、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渠道,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是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宣传稻渔共生模式的优势,提高公众对生态农业的认识。

总之,全国生态农场示范县落户利辛县,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稻渔共生等生态农业模式的带动下,利辛县的农民将实现增收致富,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亳州新闻信息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安徽省亳州市新闻门户,整合政务动态、县区新闻、历史文化及民生热点,打造‘三个平台、一个智囊’的综合性信息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