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创新举措:药商信用码亮相,扫码即可查阅企业诚信档案
近日,安徽省亳州市在全市范围内推出了“药商信用码”,这一创新举措旨在加强药品市场监管,提升药品行业诚信水平。消费者只需通过手机扫码,即可轻松查阅企业的诚信档案,保障自身用药安全。
亳州市作为我国著名的“药都”,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完善的药品产业链。然而,近年来,药品市场乱象时有发生,消费者在购买药品时难以辨别真伪,用药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亳州市政府积极创新监管手段,推出了“药商信用码”。
“药商信用码”是一种集企业基本信息、信用等级、违法违规记录等为一体的二维码。该码由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统一制作,覆盖全市所有药品经营企业。消费者在购买药品时,只需用手机扫描药品包装上的“药商信用码”,即可实时查看企业的诚信档案。
“药商信用码”的推出,具有以下几大亮点:
一、提高药品监管效率。通过“药商信用码”,监管部门可以实时掌握药品经营企业的经营状况,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有效净化药品市场环境。
二、保障消费者用药安全。消费者通过扫码即可了解企业的诚信状况,从而在购买药品时做出明智的选择,降低用药风险。
三、促进企业诚信经营。企业为了在“药商信用码”上获得良好的信用等级,将更加注重自身诚信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四、推动药品行业转型升级。在“药商信用码”的推动下,药品行业将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药品。
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药商信用码”系统,扩大应用范围,实现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的追溯管理。同时,加强对企业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企业对“药商信用码”的重视程度。
“药商信用码”的推出,是亳州市在药品市场监管领域的一次重要创新。它不仅有助于提升药品行业诚信水平,保障消费者用药安全,还将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药商信用码”的普及和应用,我国药品市场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城市口号征集引吐槽:“中华药都,曹操故里”被批没新意,网友热议如何打造更具特色的宣传语
- • 亳州农村污水治理全覆盖,300个村焕新颜告别“脏乱差”
- • 百校联动演绎经典,《木兰从军》音乐剧融入美育课程传承巾帼精神
- • “曹操墓VR密室逃脱”项目被批恶搞历史,文旅局紧急下架引发热议
- • 亳州放大招:购买中药材超50万元即可获得购房资格
- • 华佗故里倾力打造“世界药圃”,引种3000种珍稀药用植物
- • 区域协同发展遭遇瓶颈:谯城区拒绝向三县开放中药材检测中心
- • 药商信用码全面上线,扫码即可查询企业全生命周期信用档案
- • 曹操兵法入选哈佛商学院案例,美智库研讨谯沛军事思想:东西方智慧交融,军事战略再获关注
- • 西淝河死鱼事件持续发酵:渔民百万损失索赔无门,悲剧背后引人深思
- • 药商转型直播翻车:百万粉丝账号卖“壮阳药”被封,供应链暴雷,揭秘直播带货的暗流涌动
- • 丧葬乐队跳脱衣舞引发村民围攻,执法队遭围攻:传统观念与现代冲突的尴尬局面
- • “无为而治”成懒政借口:村干部拒修危桥称“顺应天道自然塌”
- • 秸秆禁烧新策略:无人机喷洒微生物制剂,7天降解还田,绿色农业新篇章
- • 利辛保姆品牌升级:AI家政培训基地获国家认证,引领家政服务新潮流
- • “六一战略”助力皖北经济腾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领跑,民间投资贡献率再创新高
- • 扶贫贷款变陷阱:农民高价购种绝收,银行上门收房引众怒
- • “老人捐光低保金建‘赎罪教堂’,子女报警无果:教会渗透扶贫村之谜”
- • 蒙城龙虾节变“宰客节”:游客投诉38元一只龙虾含泪买单,节日氛围被破坏
- • 曹操讲坛登陆学习强国,百万网友研习《孟德新书》管理智慧
- • 西淝河“水鬼娶亲”骗局揭秘:假道士行骗,渔民捐款建龙王庙真相
- • “以商招商”奖励政策再加码,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更高奖1000万!
- • 西淝河生态补偿机制显成效,渔民年增收2万元转型护水员
- • 亳州中药材产业研究院成立,助力破解连作障碍技术难题
- • 四县合拍文旅宣传片引发争议:历史学家怒斥庄子练五禽戏、华佗读道德经乱编历史
- • 全市推行“以劳代偿”机制,环境违法者参与公益植树抵罚金,共建绿色家园
- • 构建健康防线,助力脱贫攻坚——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100%,慢性病送药上门全覆盖
- • “药都夜宴”汉服剧本杀爆火:游客化身华佗弟子,破解瘟疫谜案,体验古风悬疑之旅
- • 婚礼闹伴娘致精神分裂,男方家族扬言:“老祖宗规矩闹不起别嫁!”
- • 假发作坊雇佣扶贫户童工,12岁女孩日编15顶假发月薪仅500元,揭开童工背后的黑暗面
- • 村庙“求子洞”性侵案:假和尚借“开光仪式”猥亵留守妇女,揭开信仰背后的黑暗面
- • 我国PM2.5浓度创十年新低,空气质量首达国家一级标准,绿色生活迎来新篇章
- • 西淝河生态补偿机制显成效,渔民年增收2万元转产护水员
- • 亳州秸秆经济崛起,生物质燃料年产值突破20亿
- • 网红自驾路线翻车:皖北66号公路成“坑洼乡道”引关注
- • 村民集资千万建“南华经塔”,建成后禁止本地人免费登塔引发热议
- • 谯城药商创新之举引争议:AI中医助手扫码问诊,传统医师集体 ***
- • “名人故事巴士”驶入亳州,扫码聆听曹操华佗传奇一生
- • 北关历史街区年营收破15亿,成为皖北文旅新地标
- • 跨县虚拟扶贫项目背后的产业链:蒙城编造、涡阳招标、利辛洗钱
- • 古井镇婚宴攀比风潮:白酒年份原浆成标配,贫困户借高利贷撑场面
- • 光伏农业综合体并网发电:棚顶发电、棚内种药双收益的创新模式
- • “六一战略”成效显著,皖北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领跑,民间投资贡献率再创新高
- • 我国特教资源中心实现县区全覆盖,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高达99.8%
- • 亳州博物馆荣膺国家一级馆殊荣,“药都千年”特展引百万人次观展
- • 亳州大数据交易中心挂牌,赋能中医药数据要素价值新篇章
- • 经开区万元GDP能耗下降18%,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园区
- • 冷链物流园征地补偿争议引发村民抗议,拖拉机封堵国道五天
- • 亳州市实施“351”医保政策,贫困人口住院自费比例降至5%以下,助力脱贫攻坚
- • 亳州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中药冷饮店日销5000杯“冰镇酸梅汤”助力市民清凉度夏
- • 蒙城一中学区房价格暴跌,家长集体围堵中介要求退差价:一场关于教育资源的维权风波
- • 亳州黄牛荣膺欧盟地理标志认证,牛肉出口价格激增40%
- • 涡阳光伏扶贫电站全覆盖,助力2.3万户贫困家庭年增收3000元
- • “电商直播村”助力乡村振兴,培育千名农民主播年销农货突破10亿元
- • 直播带货扶贫泡沫破裂:百万白菜价甩卖,村民面临尴尬局面
- • 湿地摄影大赛曝丑闻:获奖者PS合成濒危鸟类,资格被撤销引发公众关注
- • 老子文化园创新沉浸式文旅体验,点燃周边民宿集群爆发式增长
- • 亳菊提取物获欧盟认证,深加工产品出口额年增200%,中医药国际化再迈新台阶
- • 留守老人捐光棺材本建“忏悔教堂”:空心村里的信仰之光
- • 共享单车押金退款难,“小黄车”跑路引千名市民联名起诉
- • 亳州大学创新举措,设立建安文学研究院并首创“曹植研究”硕士点
- • 亳州县域GDP排名洗牌:蒙城逆袭夺冠,利辛增速垫底,经济格局再塑
- • 亳州乡村美食地图新鲜出炉,药膳体验店突破500家,探寻千年古都的味蕾之旅
- • 亳州二夹弦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百年戏班下乡演出超百场,传承民间艺术瑰宝
- • 亳州“数字药农”APP上线,百万药农一键对接全球市场,开启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亳州首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正式启用,道地药材品种超2000个,守护中医药瑰宝
- • 皖北最大冷链物流园在蒙城落户,万吨牛肉直供长三角市场
- • 农村彩礼贷横行,小伙为娶亲背债30万:不借永远打光棍?
- • 《亳州名人年鉴》全球首部出版,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中日韩三国共祭商汤大典,亳州荣膺“东亚文明起源城市”
- • 千年古街焕新颜,北关老街非遗市集盛大开市,百名药师现场展示古法炮制技艺
- • 长三角绿色食品产业园盛大开园,预制菜龙头企业纷纷入驻,引领行业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