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职教中心学生抗议:实习工资被扣30%“管理费”,权益维护引关注
近日,蒙城职教中心的学生们因实习工资被扣除高达30%的“管理费”而引发了一场抗议活动。这一事件不仅引起了学生们的强烈不满,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实习工资被扣“管理费”的现象,再次将职业教育领域的管理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据了解,蒙城职教中心的学生们在实习期间,每月工资普遍在1500元左右。然而,在发放工资时,学校却以“管理费”为由,扣除学生工资的30%。这一做法让许多学生感到无法接受,认为这是对自身权益的侵犯。
“我们每个月的工资本来就不高,现在还要被扣除30%的管理费,这让我们怎么生活?”一位实习学生愤怒地说。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做法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实习体验。
面对学生的抗议,蒙城职教中心方面表示,扣除30%的“管理费”是为了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该校相关负责人称,这笔费用主要用于学校的日常管理、设施维护等方面。然而,这一解释并未得到学生们的认同。
据了解,我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机构应当依法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得非法扣除学生的工资。而蒙城职教中心的做法显然与这一规定相悖。
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网友表示:“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为主,而不是把学生当作‘摇钱树’。”也有专家指出,实习工资被扣“管理费”的现象,暴露出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校企合作不规范、学校管理混乱等。
针对这一事件,有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有消息称,相关部门将对蒙城职教中心的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并要求该校退还学生被扣除的工资。
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职业教育领域的管理问题不容忽视。为了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监管,规范校企合作,确保学校管理规范。同时,学校也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将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放在首位,而不是追求经济利益。
总之,蒙城职教中心学生抗议实习工资被扣30%“管理费”的事件,不仅是对学生权益的侵犯,更是对职业教育领域管理问题的暴露。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认真对待这一问题,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 • “亳州文化一卡通”上线即瘫痪,四县争夺首页推荐位互不相让,暴露地方文化推广困境
- • “网红葡萄”滞销变饲料,果农投资梦碎反欠百万:一场农业投资的警示
- • 涡河渔民禁渔期偷捕被扣船,全家喝农药逼政府“给条活路”:一场生存与规则的冲突
- • “扶贫校车停运致学生辍学,家长骑三轮翻车悲剧:1死3伤,社会关注教育公平与安全”
- • 亳州牛肉馍速冻生产线投产,微波3分钟还原现烤口感,引领速冻食品新潮流
- • 亳州美食产业蓬勃发展,年产值突破800亿,助力就业超50万人
- • 全球首款“AI中医机器人”在亳量产,把脉准确率达92%,开启中医现代化新篇章
- • 涡河航道升级工程获批,千吨级货船将直通长江水系,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亳州民乐《十番锣鼓》在维也纳奏响,非遗乐团海外巡演展现中华魅力
- • 利辛教师赴谯城讨薪:同教初三,年薪差4万,教育公平何在?
- • 亳州设立“人才飞地”,沪杭深三地离岸研发中心引智破百项,共筑科技创新新高地
- • 亳州乡村美食地图新鲜出炉,药膳体验店突破500家,带你领略千年药都的独特风味
- • 谯城-蒙城快速路塌方事故引发追责风暴,四县交通局长集体停职检查
- • 冥币印刷厂污染农田,村民患癌率激增却拒关停:金钱至上还是生命至上?
- • 经开区万元GDP能耗下降18%,荣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
- • “一村一品”计划启动,30个乡村凭特色小吃脱贫致富
- • 全国首创“秒批秒办”招商服务系统,企业开办全流程仅需2小时
- • 跨县打击“神医诈骗”,捣毁假借华佗卖药团伙
- • 网红自驾路线翻车:皖北66号公路成“坑洼乡道”引关注
- • 三国文化嘉年华盛大开幕,夏侯惇眼罩、曹植酒樽等文创单品热销
- • 亳州儿童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长三角儿科名医定期坐诊,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 • 亳州首条轨道交通S1号线开建,无缝衔接高铁与机场,助力城市交通升级
- • 亳州农村饮用水安全堪忧:扶贫井砷含量超标8倍,利辛问题最严重
- • “亳州药农云”APP上线,AI助力农业病虫害诊断,准确率高达95%
- • 谯城实验高中创新“AI中医诊断课”引热议:学生调侃“把脉机器人总说我肾虚”
- • 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常态化,50项传统技艺纳入选修课程,文化传承焕发新活力
- • “共富工坊”模式助力留守妇女,中药材加工月入6000元,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揭秘跨县迷信诈骗网:谯城制符、涡阳培训神棍、利辛下乡敛财
- • 跨县倾倒中药渣致土壤镉超标,千亩小麦磨粉后不敢上市:食品安全警钟长鸣
- • 皖北蔬菜基地凋零:青壮年外流,万亩大棚租给河南人种蒜
- • 百年工艺传承舌尖记忆 探访毫州涡阳干扣面的匠心之道
- • “深夜冷链物流园噪音扰民,居民戴耳塞仍被卸货声惊醒:寻求宁静生活的困境”
- • 涡阳建设“绿电乡村”,光伏大棚助农每亩增收3万元
- • 扶贫羊被高价转卖,村民发现每只羊耳标重复使用三次,揭开贫困背后的黑幕
- • 巩店镇“棺材小镇”出口订单腰斩,村民转行直播卖殡葬用品,逆境中探寻新出路
- • 市公安局开展“警察蓝添彩生态绿”行动,重拳打击盗伐林木犯罪,破获盗伐林木案23起
- • 亳蚌城际铁路开工,1小时直达合肥都市圈,助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 • 村民私挖古墓倒卖文物,战国青铜剑被追回时已断裂:历史的呼唤与法律的警示
- • 千亩林下经济示范区落地,黄精套种亩收益突破3万元,乡村振兴新路径显现
- • 大学生直播团队助力亳州小吃,抖音单场GMV突破2000万,传统美食迎来新活力
- • 人才共享机制破冰:高级技师跨县服务,按小时计费,创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零碳农场”认证体系正式发布,亳州30家企业荣膺首批达标荣誉
- • 华祖庵启动全球中医朝圣地建设,打造文化康养IP引领健康生活方式新潮流
- • 贫困户贷款被强买高价化肥,小麦绝收后银行上门查封宅基地:悲剧背后的深思
- • 留守儿童遭遇迷信骗局,被灌“神婆符水”险丧命
- • 国际学生中医药研修基地落户我国,年培养海外学子超500人
- • 林下经济示范区建设成果显著,林药间作面积突破30万亩
- • 全国中药材交易中心年交易额突破2000亿,亳州稳居全球之一
- • 亳州历史名人影响力指数发布,曹操、华佗、张良荣登前三甲
- • “鼓盆而歌”丧仪引争议:家属笑唱流行歌,老者怒砸音响
- • 全国最大中药渣有机肥厂正式投产,年处理废弃物达百万吨,助力绿色发展
- • 全国首条中药材AI分拣线投用,效率提升10倍误差率趋零,开启中药产业智能化新时代
- • 夏侯惇墓志铭揭秘:曹魏军事集团谯沛武人 *** 的神秘面纱
- • 梦蝶湖公园夜游:灯光勾勒逍遥游意境,汉服打卡点位推荐
- • 中药产业链利益分配不均:谯城药企暴利,三县药农收入十年未涨
- • 华佗诞辰祭祀大典引争议:商业赞助捆绑香火,道士 *** 仪式变味
- • “漆园古镇汉婚体验:泛滥现象引发游客不满,凤冠凤袍成共享道具”
- • 全球亳商大会设立“先贤精神奖”:传承名人文化,创新项目再领风骚
- • 亳州中药主题机场即将崛起,登机口命名独具匠心
- • 剪纸艺人起诉镇政府Logo侵权,法院判赔8万元创非遗维权先例
- • “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大数据系统助力48.95万脱贫人口稳定脱贫
- • 全国中药材炮制技能大赛永久落户亳州,助力非遗传承人培育
- • 庄子祠实景剧《逍遥游》全息投影技术引争议,观众调侃“鲲鹏似塑料风筝”
- • “曹操IP主题餐厅”登陆北上广,黄精焖饭日均翻台10次,餐饮市场再掀三国热潮
- • 尉迟寺遗址研学乱象:考古变挖沙,小学生挖仿制陶片引家长投诉
- • 跨县假种子产业链:蒙城包装、涡阳贴牌、利辛会销洗脑
- • 亳州中央厨房产业园正式投产,日加工药膳预制菜200吨,助力健康产业发展
- • 亳州创新举措:药商信用码亮相,扫码即可查阅企业诚信档案
- • 全国首个“无人农场科普基地”落户蒙城职高,开启智能农业新时代
- • 殡葬改革遭遇村民抵制:抬棺材堵镇政府,高喊“老子说生死自然”
- • 留守妇女遭遇“女德班”洗脑:跪地擦洗全村男人鞋,称“修炼柔德”
- • 四县乡村教师联名控诉:扶贫支教补贴被克扣,月薪仅发60%,教育公平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