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最大粮食烘干仓储基地启用,年保粮能力突破50万吨,助力粮食安全

近日,皖北地区最大的粮食烘干仓储基地正式启用,标志着该地区粮食仓储物流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为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粮食产后处理能力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基地的启用,年保粮能力突破50万吨,对于促进当地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皖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之一,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粮食产量逐年攀升。然而,由于皖北地区气候条件多变,粮食产后处理能力不足,导致粮食损失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投入巨资建设了这一粮食烘干仓储基地。
该基地位于皖北某县,占地面积达500亩,总投资约2亿元。基地内设有现代化的粮食烘干设备、仓储设施和物流配送系统,具备年处理粮食50万吨的能力。基地的启用,将有效解决皖北地区粮食产后处理难题,降低粮食损失,提高粮食质量。
据了解,该粮食烘干仓储基地采用国际先进的粮食烘干技术,能够实现粮食的快速烘干,保证粮食品质。同时,基地还配备了专业的粮食仓储设施,确保粮食在储存过程中不受潮、不受虫害,延长粮食保质期。
此外,基地还引进了先进的物流配送系统,实现粮食的快速、高效运输。通过基地的粮食烘干、仓储和物流配送,皖北地区的粮食产后处理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有利于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
皖北最大粮食烘干仓储基地的启用,得到了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徽省粮食局等上级部门的高度评价。专家表示,该基地的建成,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基地的启用有助于提高粮食产后处理能力,降低粮食损失。据测算,该基地启用后,皖北地区粮食损失率将降低30%以上,年可节约粮食15万吨。
其次,基地的启用有助于提高粮食质量,保障食品安全。通过现代化的粮食烘干、仓储和物流配送,可以有效防止粮食霉变、虫害等问题,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最后,基地的启用有助于促进当地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粮食烘干、仓储和物流配送的现代化,将带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附加值,为农民增收创造更多机会。
总之,皖北最大粮食烘干仓储基地的启用,标志着该地区粮食产后处理能力迈上了新台阶。在今后的发展中,基地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 • 谯城汤王陵遗址新发现商代甲骨文,为成汤建都亳州史实提供有力佐证
- • 亳州教师发展中心挂牌,开启教师全员轮训新篇章
- • 隐忧:庄子大道商业体空置率攀升,招商遇冷待破局
- • 亳州港开建千吨级航道,皖北通江达海枢纽助力外贸企业蓬勃发展
- • 家长举报学校食堂使用转基因油,校长反问:不吃这个吃啥?
- • “庄子文旅小镇”强拆民房,贫困户抱《南华经》睡废墟:一场文化冲突下的民生悲剧
- • 蒙城肉牛托管养殖助力贫困户,零成本年分红5000元,共奔小康路
- • 曹操故里文旅城盛大开放,AR技术重现官渡之战指挥场景
- • 巩店酥梨深加工园投产,梨汁、梨膏填补省内空白,助力乡村振兴
- • 直播带货扶贫变骗局:村民囤货百万斤红薯,平台卷款跑路引众怒
- • 蒙城庄子大道改造挖断供水管,千户居民生活受影响,紧急应对措施启动
- • 生态污水处理站助力贫困村生活污水治理,共筑美丽乡村
- • 马店孜镇复活“牛耕大赛”:耕牛罢工躺平,笑翻观众
- • 彩礼贷悄然入侵扶贫村:小伙借贷50万娶妻,婚后全家打工还债
- • 百年酱菜坊启用区块链溯源,扫码即可一探38道古法腌渍全流程
- • “利辛‘假发村’年产值破5亿,村民靠接发手艺盖起小洋楼”
- • “美食盲盒列车”首发,乘客体验曹操贡酥、华佗蜜饯的独特风味
- • “哭嫁歌”遭遇整改:传统婚俗与文化宣传的碰撞
- • 四县合建中药材期货交易所:共筑全球定价话语权新格局
- • 非遗研学亲子游:体验传统文化,共筑美好回忆
- • 跨县黑车产业链曝光:景区间拼车乱象丛生,投诉 *** 形同虚设
- • 亳州首所专门学校成立,助力个性化矫治问题青少年
- • 涡阳干扣面文化节盛大开幕,千米长桌千人同食创纪录
- • 村民集资建“南华经塔”却禁本地人入内,外地游客收费888元: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商业利益的冲突
- • 万亩荷塘项目烂尾,莲农含泪挖藕填埋:“一斤赔三毛”
- • 庄子中学教师改编《逍遥游》成rap,教育局批“亵渎经典”: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碰撞与反思
- • 全国中药材期货交割库落地,30家贸易企业区域总部齐聚共谋发展新篇章
- • “电子祭祖”APP卷款跑路,10万村民充值款打水漂:科技祭祀背后的风险警示
- • 药企排污致万亩芍药枯死,农民拉横幅堵厂门 *** :环境与生计的冲突
- • 药都云APP正式上线,AI诊断病虫害准确率达98%,农业科技助力丰收
- • 冬至阿胶糕订单激增10倍,亳州古法熬胶技艺迎来黄金期
- • 西淝河湿地生态补偿项目助力沿岸村民共富路
- • 《曹操诗词大会》央视热播,三国主题文旅收入激增50%,文化传承与旅游融合再掀热潮
- • 曹操运兵道遗址公园开园,AR技术助力重现三国军事智慧
- • 亳州共享药房创新上线:扫码借名贵中药材,押金高达百万
- • 假借华佗传人名义卖“扶贫神药”,涉案金额超500万,法律之剑终将斩断虚假宣传
- • 跨县倾倒中药渣污染农田,蒙城利辛千亩小麦镉超标引发社会关注
-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周启动,市委党校开设专题培训,共筑国家安全防线
- • 石弓镇扶贫车间变仓库,留守妇女跪求复工:她们宁愿打工不愿领低保
- • 利辛推行“家庭签约教师”,特困生家中开课引安全争议
- • 义门古镇苔干文化节:百人踩缸腌菜破吉尼斯纪录,非遗传承人批作秀
- • 蒙城农村现“共享墓地”:扫码可租骨灰格位,年付租金引发伦理争议
- • 智慧课堂平板收费引众怒,家长举报“变相敛财”:教育公平何在?
- • 亳州2024年GDP突破2500亿元,首度跻身安徽省经济总量前七强,彰显区域经济发展新活力
- • 亳州全域旅游卡疑云重重:免费宣传背后藏猫腻,另购“服务包”成隐形陷阱
- • 涡河生态经济带规划出炉,百亿级文旅康养产业布局沿线焕发新活力
- • 亳州现“天价学区房”:曹操小学周边房价突破5万/㎡,家长争相购买
- • 茅台镇假酒“丧宴”强制消费,一桌8888元,不摆被骂“不孝”:传统习俗还是变相敛财?
- • “生态污水处理站助力贫困村实现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
- • 亳州四县联查“死人保”:利辛一村37名逝者仍领低保三年,背后暴露出哪些问题?
- • “打工大县”返乡潮涌动, *** 牵线助力2000人本地就业服装厂
-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全覆盖,5万户居民实现“一键回家”
- • 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助力农业发展,实现节水减肥新突破
- • 留守妇女遭遇“女德班”洗脑:跪地擦洗全村男人鞋,称“修炼柔德”
- • 亳州汉堡中欧班列首发,中药材专列直达欧洲市场,开启国际贸易新篇章
-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周启动,市委党校开设专题培训,筑牢国家安全防线
- • 四县乡村教师流失现象严重:谯城年薪高2万,利辛村小只剩代课老人
- • 暴雨致四县扶贫项目全毁,保险拒赔引发千人卧轨抗议:民生困境下的维权之路
- • “美食元宇宙”上线,数字孪生亳州老街带你虚拟品尝百味人生
- • “药都夜宴”汉服剧本杀火爆来袭:游客化身华佗弟子,破解瘟疫谜案
- • “小黄车”押金难退,千人联名投诉:共享电单车变吞金兽?
- • 留守少年为凑彩礼盗窃,庭审时哭诉“娶不起媳妇才犯罪”
- • “徽动消费·乐享药都”活动助力消费市场,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42%
- • 亳州药膳研究院成立,发布全球首份《药食同源风味图谱》引领健康饮食新潮流
- • 涡阳大豆荣登全球重要农业遗产名录,豆腐宴预订火爆,一席难求!
- • 亳州芍药产业蓬勃发展,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0亿,花农人均增收2万元
- • 北斗导航播种机助力亳州夏种,精准作业覆盖率超90%,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 • 大学生创业园孵化企业150家,中医药AI项目获亿元融资,助力创新创业新篇章
- • 古井镇酒厂废水泄漏事件:百亩农田绝收,村民集体索赔500万元
- • 秸秆综合利用扶贫产业园投产,年消化秸秆200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中药养生之旅:探寻药市风情,享受药浴SPA,品茗养生茶,老中医全程陪伴
- • 亳州机场建设意外挖出西汉古墓,考古队紧急接管施工区域